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国资央企2021年工作怎么做?国资委划出重点
发布时间:2021-02-25 08:26      来源:新华财经     浏览量:
字体:

新华财经北京2月24日电 2020年,中央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4.5%。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资国企又有哪些重点任务?

2月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中央企业确立了“两利四率”经营目标,将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当好排头兵,并将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今年完成三年行动任务70%以上,同时将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2021年央企确立“两利四率”目标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实体经济受到重创。即便作为大国经济的“顶梁柱”,中央企业的净利润也在2020年一季度下降至58.8%低谷。

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中央企业狠抓提质增效,一步步把中央企业效益拉升到全年2.1%的增长速度。国资委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76家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如果考虑到供应抗疫、助企纾困等部分因素,中央企业去年净利润实际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中央企业实现效益正增长来之不易,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央企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坚决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去年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

2020年中央企业在提质增效同时,还持续加大经营风险防控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4.5%,超额完成降杠杆减负债三年收官任务。尤其是自2017年以来,中央企业未发生一起债券违约事件。

“我们将继续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巩固降杠杆减负债成果,加强投资、债务、金融、境外项目等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郝鹏说。

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迎来新征程,中央企业确立“两利四率”经营目标。“今年我们将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同时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郝鹏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基于“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及时跟进动态调整,设定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需切实在国内大循环中当好主力军,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当好排头兵,切实增强提质增效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从而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

确保今年完成三年行动任务70%以上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看来,2021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发力点有两个,一是切实做好“十四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的开局部署,为五年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开好头、布好局;二是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确保改革内容进度不落后于时间进度。

自2020年启动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去年央企新增22户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全年实施混改超过900余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下一步如何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哪些重点领域进行推进,成为当前市场各方关注点。

郝鹏表示,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改革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一是在完善治理、健全体制方面,将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授权放权,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改革。二是在优化布局、狠抓创新方面,将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的退出;三是在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方面,深化公益类业务的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强关键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用好股权期权分红及跟投等政策工具,并将积极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

与此同时,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正加快推进,作为其关键实现手段的并购重组频频实施。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国资委先后完成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新组建和接收5家企业,中央企业数量调整到目前的97家。

“今年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

继此前重组马钢、太钢之后,今年2月中国宝武与昆钢联合重组已确认,一批批混改项目正有序推进。“可以预见,一些主业重合度高的国有企业将继续通过强强联合实施战略重组,多元化布局中的同类业务也将继续沿着专业化整合的道路推进集团内部甚至跨集团之间的并购重组。”刘兴国说。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头号任务”

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三号建成开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的背后都离不开国有企业的身影。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应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

郝鹏表示,“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把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具体而言,一是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等产业的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行联合攻关;二是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三是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2021年将是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创新投入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快速的增长。”刘兴国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国资委在央企考核中也对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来自欧美国家的技术压制,也让国资国企创新意识将空前增强,研发投入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张春晓认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有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在这个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应发挥重要的核心性作用,发挥龙头骨干带动作用,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