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密密麻麻的针孔是他的“功勋章”,“湖南好人”陶雄喜无偿献血21年
发布时间:2022-03-11 08:39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3·5学雷锋日”当天,“湖南好人”陶雄喜来到衡阳市中心血站,撸起袖子捐献了两个单位血小板,用实际行动助力衡阳市无偿献血公益爱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能用无偿献血的方式为社会贡献一丝力量,奉献一份爱心。”陶雄喜说,无偿献血救助他人,是自己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一种方式,希望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据悉,21年来,陶雄喜共献血206次,献血总量超过15.84万毫升,成分献血总量366治疗量,用坚持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献血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帮助更多人”

“我献血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说自己常年坚持献血的原因,今年56岁的陶雄喜精气神十足,他反复告诉记者,献血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对社会有益处,还能造福他人的光荣行为。

据衡阳市中心血站资料纪录,衡阳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不久。2001年8月,陶雄喜终于勇敢跨上了献血车,毅然决然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之后,他在献血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感动和情谊,并坚持献血达21年。每每看到血库告急,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撸起袖子,以自己的行动与坚持表达对生活、社会的无比热爱。

记者了解到,陶雄喜一直将献血看成是自己感恩社会,帮助他人的重要途径,有几次没找到献血车,他就从珠晖区转车或打的士到老中心血站去献血。跨越大半个城区,由此可见陶雄喜的大爱之心。2008年,陶雄喜开始捐献机采小板,之后还以每年10次或以上的捐献机采血小板成为一名志愿献血者和献血志愿工作者。

除了自己积极献血外,陶雄喜还积极投身无偿献血宣传,动员亲朋好友参加献血,同时把推动无偿献血及其志愿服务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孜孜不倦地做。“献血就是我这个普通人的慈善事业。”陶雄喜乐呵呵地说到。

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孔,是他的“功勋章”

陶雄喜撸起袖子,手臂上有许多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陈旧性针孔疤痕,他笑着说,这都是自己献血留下的痕迹,是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功勋章”。

虽然现在陶雄喜已经年过五旬,但由于长期坚持锻炼,保持乐观心态,身体依然非常健康。所以他只要在衡阳,献血时间间隔一到,便会准时打电话到机采室或血库询问用血情况。得到预约电话,他会做好相关准备,晚上早早上床休息、不喝酒不吃油腻食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自己所献血小板的质量达标。

除了献血,陶雄喜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写小说。2020年,他将自己献血的经历写成了短篇小说——《未必空空如也》,登载在《湖南文学》2020年7月号上,该小说荣获衡阳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文艺作品”奖,这让他备受鼓舞。陶雄喜说,考虑自己不再年轻,精力有限,未来将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鼓励更多人为献血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2020年10月,衡阳市中心血站负责人把陶雄喜介绍到一个讲述无偿献血的电影剧组。考虑到陶雄喜既热衷于无偿献血又有扎实的创作基础,制片人把他拉进影片的主创班底。据陶雄喜透露,这部影片聚集了全国众多热心无偿献血的社会名流友情本真出演,上映后一定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据统计,陶雄喜已献全血13次,机采血小板193次,无偿献血总量已达15.84万毫升,这个数字,相当于35个成年人的血液。正是长年累月地献爱心,陶雄喜连续6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被评为“湖南好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