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两金一银!探寻高新区勇夺创业创新大赛金银牌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5-24 09:35      来源:衡阳高新区     浏览量:
字体:

5月18日,主题为“创响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衡阳市选拔赛举行颁奖仪式,衡阳国家高新区取得历史最佳成绩:选送4个项目,3个挺进决赛,其中“模治具智能制造开发及应用”和“现代网络办公服务项目”两个项目在主体赛两个赛道包揽金牌,“智慧三农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斩获主体赛服务业银牌。

5月22日,高新区接到通知,3个获奖项目将代表衡阳,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湖南省选拔赛。

此届大赛高新区选拔赛于今年3月启动,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出台选拔赛方案,入企业进基地宣传发动,共有128个项目咨询,35个项目报名,25个项目经过审查进入初赛,13个项目入围区决赛。区决赛前,邀请资深创业导师培训,初定6个项目入围全市选拔赛,于五一假期再次进行审查与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主体赛制造业1个项目、服务业2个项目、青年创意专项赛1个项目参加全市选拔赛。

鲜花与掌声,向来是伴随汗水与磨砺而生。正如一位创业大咖所言:“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把它拉扯大,其中的坚持和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最近几天,记者随同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工作人员走访3个市赛获奖项目创业团队,探寻他们创业创新背后的故事。

▲汗水浇灌奖杯,拼搏铸就辉煌。王皓永摄

模治具智能制造开发及应用项目

——“让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我们创新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机械手、智能控制系统、AGV智能运送物料小车无缝对接,实现从仓库、生产、检测,人流、物流、过程流、讯流、金流、技术流的全流程智能化,达到‘熄灯工厂’作业模式,降低疲劳强度、减少工业伤害、实现绿色环保。”模治具智能制造开发及应用项目发起人之一的兰洪文告诉记者,“我们自主研发的目标就是让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力量。”

▲机械手臂生产效率高、精度高、安全性高。李西摄

3年前,面对产品升级与招工难双重压力,衡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定决心,率先打造自动化智能生产线。

从无到有,绝非易事。擅长加工中心生产与精益生产管理的衡阳裕展生产厂长兰洪文,找到擅长加工中心生产与程序设计的曾庆桂、擅长线切割生产与精益生产管理的彭虎、擅长电火花生产和电极设计与工艺优化的刘建兵,4人组建核心研发团队,结合智能制造生产线开发的相关功能,进行制造流程、设备选择、数据采集等分析,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体,实现线体的串接与完整性。

摆在兰洪文团队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当时只有生产机械手臂的资源,谁来提供全工艺自动化生产系统开发、串接等软件的配套呢?

团队直接奔赴深圳与相关单位对接,多轮磋商敲定合作意向后,便夜以继日进行模拟测试。功夫不负苦心人,全工艺自动化生产系统终于调试成功。

好不容易将这些软硬件“试验品”带回衡阳应用,又出现了卡点不到位等系列问题。经过一年多时间,成百上千次的程序完善与优化,模治具智能制造开发及应用项目最终实现了技术领先、数据安全、性能稳定、全流程智能等目标,共申请国家专利52份,其中发明专利6份。

2020年,衡阳裕展投入近千万元,创建湖南省第一条模治具全流程智能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让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李西摄

实践表明,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提质增效、提升员工工作环境、降低疲劳强度、减少工业伤害的预期目的。原来需要12人的车间,现在只需要2人,节约出来的人力用于产能扩增、扩产、创收。原来一天生产16小时两班倒,现在可以一天生产24小时三班连轴转,生产效能提升40%。该生产线业已实现新增年产值500多万元。随着岗位的模式转换,也提升了企业残疾工的就业人数。

兰洪文表示,模治具智能制造开发及应用项目具有可复制性,可拓展开发自动拆装夹生产线、自动焊接生产线、模具智能管理系统等,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打造智能制造“熄灯”工厂,满足客户订制化、批量化需求。目前,衡阳裕展正在紧锣密鼓筹备推广更多车间的模治具自动化生产线。

现代网络办公服务项目

——“让更多残疾人拥抱互联网,活得更有尊严”

“如果一个残疾人在家里有份工作,每月能收入五六千元,他(她)就会找到生活的信心。帮助残疾人不仅是帮一个人,更是帮助一个家庭。我们创业就是想让更多残疾人拥抱互联网,让残疾人群体活得更有尊严,让现代化社会更有温度更和谐。”现代网络办公服务项目已经带动300多名残疾人就业,发起人莫红卫的创业情怀朴实而坚定。

念初二时,品学兼优的莫红卫突患罕见病,走路时无缘无故摔倒,居然没有力气站起来。

父母带着他辗转各大医院检查治疗,竟然查不出病因,服用大量药物,试过无数民间偏方,都不见好转。家中的房子卖了,还欠了亲朋好友的巨额债务。

为了不继续拖累父母,绝望的莫红卫选择轻生,幸好3次都被及时发现。辍学与轮椅相伴,莫红卫深深忧虑:“父母老去了自己怎么活?”

2011年,在广东从事电商工作的老同学莫志刚送给莫红卫一台电脑,提供货源鼓励他学做电商。莫红卫决定尝试,可第一个月居然没有成交一笔生意。

2012年1月,莫红卫终于在网上卖出了第一件商品,赚了78元。“我感到无比兴奋,终于可以自己赚钱了!那个78元就是点亮我精神生活的阳光。”

此后几年,莫红卫疯狂学习电商与网络办公,收入也渐渐有了起色,他便成立了工作室。可是,因市场营销没有跟上,加上房租、水电与人员工资等开销较大,工作室入不敷出只得裁员。

坚强的莫红卫没有放弃,终于接到了一知名大学历史系的繁体字与异体字归集业务。他高度的敬业和高质量的服务让客户特别满意,后来客户介绍其它4个系都与他合作。

▲身残志坚,奋斗不息。李西摄

莫红卫于是找到同样身体存在残障的两位股东,与擅长融资规划的王利明,2019年合伙创立湖南上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现代网络办公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大量在家就业岗位。

“上善文化”针对不同就业需求及残障员工,创造性地采取“因人设岗”的方式进行灵活、专业的培训机制带动就业。

衡阳县残联介绍一位重度残疾姑娘来“上善文化”谋职,莫红卫用自己的故事感化她,并率领老员工手把手调教。该姑娘学得特别认真,做事特别刻苦,很快从“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每月平均收入超过6000元,她还赡养奶奶和供养弟弟上大学。

▲莫红卫(左一)亲自指导把关,提升服务质量。李西摄

经过三年的努力,现代网络办公服务项目在线工作人员突破1000人,与大型央企、海外华人机构和线下图文店等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22年初,“WORD业务”荣膺全天猫第一名,单品月销售30多万,其它项目也达到50多万元,“ExcelVBA”、录音转文字、PPT制作、专业书籍排版基本处于全网前10,全店月销售额80多万元。

权威资料显示,2020年2月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当年网络办公服务收入达375亿元。后疫情时代,在线办公需求显著提升,智能移动办公市场将更快速发展。

智慧三农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民生实事一站式解决,村民生活更便利

“这个平台拥有10多项软件著作权,集‘党务、政务、村务、商务、公共文化、社会服务’于一体,各村(社区)村(居)民走进村(居)委会,即可享受超过60项服务,民生实事一站式解决。同时,面向农村百姓免费开放,并具备电脑、手机、触摸机、平板等多个终端,使得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真正实现‘买卖不出村、服务不出村、办事不出村’,提前让村民感受到数字乡村所带来的便利生活。”智慧三农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发起人、全国数字乡村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者刘易战满怀激情地说,“这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建成的农业农村综合性服务平台,将成为我国数字乡村的核心大脑和数据硅谷,将加速我国数字乡村体系的建设。”

专家分析指出,数字乡村领域将面临至少15年的飞速发展,每个村产业、居民生活、商品流通、生产等点点滴滴,都将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每个村的数字乡村升级改造,在未计算硬件设备的投入外,光软件的升级改造,将都有超过100万的市场机会,全国共有69.2万个村落,意味着这个行业将有超过6920亿的市场规模。

▲先睹为快,村民竞相体验。

湖南智慧三农科技有限公司决定把握这个机会,与海康威视共同合作在杭州设立研发项目合作组,2019年承担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研发工作,于2020年5月正式推出,突破了我国在数字乡村领域所遇到芯片研发问题、各子系统模块的信息不互通、信息人才瓶颈等问题,在全国首次集中、全方位解决了农业、农村相互联网的问题,并对农村百姓服务、农业产业、乡村治理、政务、民生、民主监督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信息整合。同时,在广东东莞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乡村一体机生产车间,可日产数字乡村一体机500台。

目前,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已在衡阳市、丹东市、秦皇岛市、琼海市等6个地方进行试点,助力全国2000余个乡村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与服务。

出人意料的是,试点取得了巨大成功。2021年5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推介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两个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之一;推出一年多时间,实现营收超3000万元;为每个村提供一个数字乡村专职岗位,直接带动20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上万名从事数字乡村、数字政务、数字农业等就业人员。

▲刘易战(左一)向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耐心讲解。

刘易战告诉记者,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数据资源价值挖掘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已日益显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新形态、新引擎,数字乡村是数字经济理念发展、渗透和应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各方面的结果,是乡村振兴全面插上数字化翅膀的直接表现形式,从而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新引擎。数字乡村建设必将助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形成乡村经济新业态,助推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助推乡村公共服务便捷高效,助推乡村生态环境智能治理,助推农产品销售精准高效。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