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衡阳市医保局认真落实国、省医保部门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作为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突破口,积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降低药品耗材采购价格,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患者、医保、医疗、医药“四方共赢”的效应逐步显现。
▲医药集采工作讲评。(资料照片)
在集采政策实施2年多时间里,市医保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这一事关医改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工作,严格对标国、省要求,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医药集采工作——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医药机构主动作为。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宣讲集采的政策和成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引导医药机构在执行政策时主动作为,不打折扣。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集采结果落地生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奖惩措施;建立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参与集采工作;完善定点协议,将药品集采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内容;用好医保预付政策,鼓励医疗机构按时结清货款。
提升服务质量,确保集采渠道畅通无阻。在集采成果落地执行的过程中,针对集采工作提速扩面、系统平台繁多的情况,多次在全市范围组织平台系统的实操培训,确保了国省集采中选药品、耗材及时在我市执行。此外,积极当好协调员,确保配送及时,不影响医药机构使用中选产品的积极性。
加大督导力度,推进集采任务按时完成。定期通报各批次集采药品、耗材采购进度,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带量采购工作的调度,确保集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集采6个批次260个药品平均降价53%;冠脉支架平均降幅93%,均价从1.3万左右降至700元左右;人工关节平均降幅82%,髋关节均价从3.5万元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均价从3.2万元降至5000元左右;省抗菌药物专项集采第二周期154个中选产品最高降幅60.98%;吻合器类46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90.51%,最高降幅96.05%;冠脉球囊类14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77.17%。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探索血液透析类低值医用耗材的“集采惠民行动”,开展了终末期肾脏病相关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9个中标产品与省平台挂网价格相比,平均降幅53.34%,最大降幅78.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