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衡阳市博物馆新春看展:听湘江“和声”,迎“国宝”回家过年
发布时间:2023-01-19 09:28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你知道吗,作为古代身份和财富象征的琉璃,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受到地中海沿岸“流行文化”的影响。这当中,与衡阳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之谜?

春节来临,市博物馆为广大市民准备的过年“礼物”《海丝·湘江和声——汉唐时期湘江流域对外交流遗珍》已经开展,为大家揭开湘江流域与海上丝绸之路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赞颂海洋时所说的:“大海是非凡的和声家”。湘江通江达海,北连长江,南与对外通商口岸的合浦、广州相接,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内陆延伸的重要通道,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琉璃、香料、犀象及各类珠饰等舶来品从南而来,洒落在三湘大地,也由湘江入长江、汉水转运中原地区;而湖南铁器、丝绸、陶瓷、茶叶等也溯湘江而上,后经水陆两路运抵两广,再转运东南亚及西亚等地区。湖湘大地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通过这一通道,往返的不只是货物,同时也承载展着文化的交流,共同演绎了一首不同文化碰撞、交流的“和声”。

▲湖南出土大量汉唐时期琉璃仿制品。上图为:战国时期,衡阳出土的琉璃珠、琉璃剑珥。

本次展览从现在起,一直持续整个春节期间,展陈了湖南出土的大量琉璃仿制品和长沙窑制品,陶瓷器上的异域文化元素,体现出包括湖湘之地的开放包容与互学互鉴。同时,衡阳“国宝”“馆宝”动物纹青铜提梁卣、青铜牛觥、铜马等精品文物也将一同展出,让市民一同感受衡阳璀璨的地域文化。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