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高新区2023年第一期企业家沙龙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23-03-17 09:05      来源:衡阳高新区     浏览量:
字体: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合影留念。

近年来,衡阳国家高新区千方百计引才、改革创新育才、优化环境用才,探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育及项目落地的“高新模式”,积极推进人才雁阵计划落实落地。综合运用“UP模式”、柔性引才、靶向引才、专家荐才等招才引智机制,先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引进省“5个100”科技创新人才21位,签约引进59名海归博士。打造了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上海交大衡阳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南华科创园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树立了全市校地、校企合作的示范标杆。积极与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合作,推动本地高校应届毕业生留衡就业发展。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开通其家人上学、就医等绿色通道,解决后顾之忧。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高新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2022年,衡阳高新区GDP增长6%,位居全市第一。

▲沙龙现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高新区践行‘人才是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牢固树立重才、爱才的理念意识,健全完善求才、聚才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用才、兴才的治理能力,在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上持续加力,真正让高新区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3月10日下午,高新区主办、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承办2023年第一期企业家沙龙“开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胡小刚致辞表示,“高新区一直致力打造最佳人才生态、最佳人才栖所,让人才成为推动高新前进的重要动力。希望各位企业家更加关注高新发展、更多参与高新建设、更好讲述高新故事。”

本期企业家沙龙聚焦人才主题,园区领导、专家教授和各位企业家大咖围绕企业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碰撞智慧火花、畅谈真知灼见,为高新区如何激发“人才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N01.主题分享环节——

肖汉族:把“小我”培养成“大写的人”

职务: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分享摘要:普通员工常常存在思想不成熟、归属感不强烈、技能不全面、社会属性不足4大问题,南岳生物通过4种途径,把员工从“小我”培养成“大写的人”。

以党建为引领,培养员工做一个有追求的人。领导班子高站位,全体党员高标准,广大员工高追求。

以文化为灵魂,培养员工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职工之家聚力,主题活动凝心,兴趣小组健体,《南岳人报》汇智。

以培训为抓手,培养员工做一个有能力的人。坚持引才引智谋发展,培养培育建团队,实操实训打基础,新方新药治未病。

以责任为根基,培养员工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N02.专家分享环节——

肖东生:给衡阳人才建设开“药方”

职务:南华大学原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

分享摘要:要汇聚各类资源,建设人才中心城市。通过叠加政策红利,增强人才吸引力;聚焦产业链建设,提升城市人才容纳力。

要夯筑城市产业生态圈,营造人才稳定社会环境。依托资源优势布局城市产业生态圈,围绕产业生态圈构建人才生态圈。

要打造人才“逆虹吸效应”机制。构建“事业心”人才吸引机制,搭建“家乡情”人才信息平台,完善“留人心”政策环境。

要关心员工成长、实施多种激励,实施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多种激励,指导、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N03.嘉宾分享环节——

黄新闻:“任人唯贤,举贤不避亲”

职务:湖南长高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摘要: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党支部是公司的主心骨,领导班子站位高,要有家国情怀,把员工与企业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使员工觉得跟对了人、干对了事。

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做到“任人唯贤,举贤不避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注重员工技能水平培养,又重视思想教育,与员工多交心,争取“把员工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淘汰机制,不搞论资排辈,按劳分配,绩效考核。员工与干部一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

全力留才,实行人性化管理。

彭琪:树立员工“为自己打工”事业观

职务:湖南金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摘要:选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军人优先。有德无才不堪大用,有才无德选用慎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德才兼备高用重用。

育才:先人后事,容错成长,内外培养。先做人、后做事。企业要像一个开放包容的容器,给员工容错成长的空间。并通过轮岗历练、内外培训等方式培育人才。

用才: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有为有位。员工晋升的衡量通道就是“有为有位”。

留才:以薪换心,以情筑家,事业共振。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树立“为自己打工”的事业观。

陈先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职务: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摘要: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人才引进上,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引进方式;在人才的培养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育才规划、学习交流,通过赛、评、比、考多维度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打造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决定企业成功的高度。在用才方面,企业要充分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适应公司内部人员选拔、竞聘、晋升机制和方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留才方面,企业要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龙美彪:导师“传帮带”提速人才培养

职务: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摘要:企业如何塑人?企业应该是人才成长的沃土,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打造精准化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还应有促进人才成长的纠偏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真正践行“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

导师“传帮带”能够加快人才的成长速度,让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少有很多弯路。企业通过对导师的培养,既提升了导师的领导力,作为公司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和参考,有利于领导力建设和发展。

培育员工要尊重其个人意愿,对于有上进心、愿意进步的员工要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贺文诚:留才是“压舱石”

职务:富联裕展科技(衡阳)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摘要:人才从哪里来?从7个方面考虑选才:个性内在特质、工作意愿、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企图心)、努力程度、工作历练、专业技能、教育背景。

选好人才如何培育?攸关景气冷暖、攸关企业竞争力、符合人力结构调整方向(基于竞争力考虑)。

要擢才三化:历练化、年轻化、创业化;人才三用:对的位置、对的性格、对的产业。

留才是“压舱石”,要做到机会公平化、权利扩大化、舞台创新化,让人才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成长,实现人才强企、人才强市、人才强国。

贺旋:“选培引”夯实第一资源

职务:湖南紫晶汇康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摘要: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堪称第一资源。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埋没人才是一种罪过,用非所学是一种浪费,求全责备是一种失误。紫晶汇康生物医药集团是一家从事医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这些年一直注重从内部员工岗位上“选”,再送岀去“学”;同时与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被授予研究生培养基地。另外,注重引进与吸收杰岀专业人才共同创业达成股份共同体。

肖小文:关怀员工摆首位

职务: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

分享摘要:关怀员工摆首位,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自然就会有主人翁精神。镭目科技每年颁发大奖,例如10、15、20、25年功勋员工成就奖,20年员工是1万元现金及1块100克足金金牌。

在培养技术创新型员工上,镭目科技对公司技术人才给予三有支持和六定法宝:有项目(选定合适的项目给员工),有资金(每个项目根据需要投资),有老师(由多年研发经验的老师带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困难中锤炼队伍);定岗位、定责任、定目标、定方案、定计划、定考核。

夏玉峰:营造优质育人环境

职务:衡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厂区副厂长

分享摘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富泰宏秉持“人本、健康、智慧、赋能”的理念,重视人才发展和企业文化培育:首先,落实责任,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在环境方面获得UL2799零填埋认证,大力推动可循环利用;在社会方面,广泛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在治理方面获得全球RBA责任商业联盟电子行业最佳工厂认证,积极维护员工权益。

其次,转变思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胜任力为要求的晋升体系,把人才按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分层分类培养。

再次,利润分享,提升员工幸福归属。

曹柯:内外兼修集聚各类人才

职务:湖南大井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分享摘要:决定效率的是质量、决定质量的是技术,而决定技术的是人才。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内外兼修集聚各类人才。大井公司构筑“以人为本,创新、诚信、共赢”的核心理念,营造了家文化体系——“小家”更和睦、“大家”更和谐的企业氛围。

培育人才需勤快,管理人员要严格。大井公司建立了商学院,并结合企业各部门实际情况,每年针对性邀请专业导师开展技能课程培训,并逐步完善公司员工管理办法等制度。

张彤:核心团队年轻化专业化

职务: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分享摘要: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燕京啤酒目前实现了核心团队年轻化、专业化。

人才队伍实施分类管理,夯实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干部淘汰机制、优化中层管理者队伍;实施“储备干部”“管理培训生”机制,为公司发展建立人才储备。

匹配薪酬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战略落地。建立任职资格升降级管理制度,引导职工提高职位胜任能力;改革薪酬制度,提升薪酬激励有效性。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治理走向体系化、精细化。将人力资源管理分解为11个子模块,支撑现代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