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为衡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应用领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应用层级:县市区级
应用地点:衡南县
二、案例应用情况
(一)基本情况
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加快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县域之强,强在经济实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衡南县努力克服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三线一单”为引领,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的“进”支撑经济发展的“稳”。
(二)工作路径
根据省市产业规划布局和衡南产业发展现状,筛选松山片区产业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产城融合、全域医养结合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包装、立项,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各部门报来征求意见的项目清单,逐一核对项目基本情况和拟选址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准入要求的符合性,并将初判结果及时反馈相关部门,配合做好重大项目筛选决策,引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帮扶企业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提高招商效率和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案例应用效果
一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衡南产业开发区的定位是电子信息(光通信)为主导、农产品精加工为特色、建筑业物流业双总部的“一主一特双总部”。衡南县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做文章,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的前置优化作用,建立入园清单管理,对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予以大力扶持,开通绿色通道,实行服务前移。年内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资8.8亿元的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投资24亿元的船山学院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宁电入湘、大王庙抽水蓄能、湘中南液化天然气应急储配基地等一批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加紧推进。1-10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7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
二是发挥环境底线作用。“三线一单”中的“生态保护红线”对项目落地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红线不能碰”的底线思维的具体体现,“三线一单”中的“环境质量底线”对区域环境质量控制有了明确要求,原则上区域水、土、气环境质量不达标的不能审批新的建设项目,或者是其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近年来,衡南县实行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削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土壤污染地块的整治,都是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而努力,为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腾出环境容量。
三是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三线一单”出台两年来,我县把之作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积极为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的审批服务环境。通过“三线一单”成果的运用,为项目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要求四个维度提前梳理研判,把好了环评审批“总开关”,提升了审批效率。2022年,全县共审批建设项目32个,其中报告表30个,报告书2个,承诺件1个,没有出现重大失误。
四、案例应用的启示
将“三线一单”作为产业发展引导和准入的重要依据。结合区域发展定位、空间发展和保护格局,衡南县通过“三线一单”编制优化了工业产业区块空间布局,为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和强引导作用。二是优化布局和完善产业链。统筹“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牢固全县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工业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和绿色转型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健全的发展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