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7月24日衡阳市妇幼保健所成立,1985年正式更名为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到如今,该院已风雨兼程走过了70年。70年来,她扬帆踏浪而行,书写了一份守护雁城妇幼健康的“高分答卷”。
1992年,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医药管理局授予该院“全国医疗卫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7年,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2003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2011年至今,连续十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桂冠;
2012年,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辐射七县五区;
2016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医院先后收获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妇幼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妇幼卫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湖南省工人先锋号”“全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先进单位”“衡阳市芙蓉标兵岗”等300多项荣誉。
70年来,市妇幼保健院承载了太多的使命。
岁月沧桑,历史变迁。经过70年的发展,该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代又一代市妇幼人传承妇幼精神,书写人间大爱,将该院建设成为雁城卫生领域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成为衡阳百姓心中的明星医院。
栉风沐雨,打造母婴安全“保护伞”
▲妇科率先在衡阳地区开展深部内异症的规范化治疗。
回顾过往,市妇幼保健院在刚成立时仅有14名职工、9张病床,开设妇保科和儿保科,主要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和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工作。环境虽然艰苦,但老一辈妇幼人知难而上。
病房内部逼仄、设备落后……现实难题当前,如何抢抓机遇,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方向在哪?“在医疗技术上让老百姓能‘看好病’,在服务流程上将老百姓‘服务好’,在职业道德上让老百姓感受到‘少花钱’!”这是该院历届领导层对医院发展的一致共识。
为此,围绕着“看好病、服务好、少花钱”这简单9字,该院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抓实抓细医技提升、人才培养、专科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
该院党委书记黄志坚介绍,在党委的领导下,医院严格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抓好党支部学习教育,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机制。2022年,医院开展义诊、科普讲座、健康宣教、社区志愿服务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76项,受益人群12000余人次。在2022年底党建工作督查中,医院党建工作受到市委组织部高度肯定。此外,开展廉洁从业座谈会、清廉家庭承诺书签订、演讲比赛、清廉文化宣传作品征集等活动,把廉洁文化深植在医院的临床医疗和业务工作中,促进清廉理念在每个妇幼人心中根深蒂固。
成立“衡阳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及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专家队伍;成立以该院为龙头的妇幼专科联盟,建立妇幼专科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全市开展母婴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和全市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评估综合巡诊工作,实行专家分片包干巡诊指导,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责任……近年来,该院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使群体保健工作一年一个样,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临床为依托,以保健促临床,业务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该院妇产科、新生儿科、妇幼麻醉科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畴,妇科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科,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为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并推进儿童保健、妇科微创、营养门诊等新品牌。
今年1月,怀孕31周的二胎孕妇陈女士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来到该院。入院时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已成“白肺”,通过指脉氧检查,陈女士氧饱和度只有70%(正常氧饱和度有98%以上)。情况危急,医院立即启动高危孕产妇抢救预案,紧急将陈女士转入妇产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陈女士进行了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侧俯卧位通气、抗感染、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预防血栓等综合治疗。最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产科一病区、中医科等科室组成的多学科团队6天的日夜奋战下,陈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并康复出院。
这是该院竭尽全力用技术护航母婴生命安全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去年,一位在县人民医院分娩后因肺栓塞导致呼吸心跳骤停2次的危重症孕产妇,经市级联合专家组采用ECMO机、呼吸机、CRRT机等多项先进技术精心救治,先后输血达10000ml,历经42天日夜抢救,成功挽救了这个年仅33岁、3个孩子的妈妈。
作为衡阳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市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母婴平安是该院发展道路上永恒不变的主题,该院在诊治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DIC、胎盘早剥及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抢救成功率高。每月有操作培训、每季度有应急演练……该院整体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棘手的产后出血甚至羊水栓塞在这里都有一整套规范化流程,确保母婴安全。
该院重视发展特色服务,组建产后访视团队,构建了完善的产褥期卫生保健、母乳喂养、平衡膳食、心理调节、形体康复等知识服务体系,去年为877名产妇提供产后健康服务,“产后一对一健康管家服务”得到了宝妈们的一致好评。此外,该院开设高危门诊、助产士门诊、妊娠高血压疾病门诊、中医门诊及小儿消化胃肠镜室等10余个特色门诊,为母婴提供了全面的诊疗服务。
敢于担当,构筑出生缺陷“防护墙”
▲儿童保健党支部获“衡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2022年12月1日凌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接到手术室紧急会诊电话通知:一名孕29周的产妇因“双胎、早产临产、横位”,需要立即手术,情况非常紧急。产妇先后剖宫产出两名男婴,出生体重分别只有1.24kg和1.15kg,是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一半大小。两名早产儿出生后便出现了窒息症状,生命危在旦夕。新生儿团队立即予以保暖、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等抢救,复苏好转后立即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为两位早产儿制定了详细的诊疗及护理措施,从呼吸、循环、消化、感染、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救治。59天的时间,在医护团队全力以赴的救治和家属永不放弃的坚持下,大家与双胞胎宝宝一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生命难关”,最终康复出院。
得益于该院NICU团队丰富的抢救经验和过硬的医术,顺利化解了双胞胎的生命危机。为了提高危重早产儿的存活率,该院NICU团队积极学习和推广新理论和新技术,与国内权威新生儿医疗专科机构有着活跃的学术交流,配备有现代化急救医疗设备,如SLE高频呼吸机、新生儿专用呼吸机、一氧化氮机等,为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设备保障。目前抢救过的早产儿中,最小胎龄仅25周,体重最轻的为609克。
2022年,衡阳市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已完成3万余人,高危干预率87.07%,高危随访率100%;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累计完成3万余人,完成率117.49%,筛查异常转诊764人,确诊患儿96人,确诊患儿转诊率100%……一组组数字彰显出该院在管理及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成就。
2022年,该院成立衡阳市出生缺陷防治中心,建立出生缺陷防控一条龙服务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三级预防全周期全过程服务。医院全面推进一级预防,借力全市第一届妇幼健康科普大赛,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防控知识宣传,统筹推进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免费婚检、孕检服务,联合民政等部门建立婚检孕优一站式门诊。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二级预防,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和地中海贫血防控,加强出生缺陷防控人才培训。该院协助省卫健委在衡阳市举办2022年全省产前诊断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今年全市有57人参加省级培训项目。健全产前筛查服务网络,新增衡阳市中心医院为产前筛查机构。
此外,逐步落实三级预防,积极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全年三项筛查率均超预期目标完成。同期顺利完成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要求1800例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检测工作。
勇于创新,科研建设取得“大突破”
岁月更迭,科研建设已成为衡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指标。近年来,该院以创新开拓的姿态,坚持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为主线,吸纳优秀人才,关注妇幼健康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和亟待集中攻克的难关,临床、科研、教学协同发展,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人才兴院,科技强院”,这是该院的发展战略。医院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医校合作的典范和标杆,与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达成科研合作关系。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学科特色和平台功能,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医院培养妇幼专科人才。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汪向东表示,医院十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挖掘、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2022年引进研究生4人,公开招聘研究生1名、本科生13名,培养市级优秀人才一名。积极探索柔性引进知名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和手术,以带动学科发展,扩大医院影响力。一批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较强科研能力、良好医德修养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该院拥有在岗职工703人,其中卫技人员564人。拥有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3名,高级职称140人。
该院去年实现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课题《套筒型导向生长棒系统矫治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动物实验研究》和《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TET2-/-/NDUFB9介导能量代谢重编程促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分别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立项。去年,该院还获得省市联合基金项目1项、省卫健委重点指导项目1项、省卫健委一般项目1项、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立项资助1项、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
蓬勃发展,树立妇幼健康“新品牌”
▲医院异地新建项目效果图。
展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该院将朝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清廉医院”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坚持科学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树立妇幼健康“新品牌”,继续凝心聚力、昂首向前,为守护地方百姓身心健康再谱华章。
位于珠晖区象山村的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81618平方米,工程包括4层门急诊楼、5层医技楼,以及19层的住院楼,规划设置床位500张。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优化衡阳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记者了解到,该院正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管,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力争早日实现整体搬迁。异地新建项目将是该院的全新启航,激发蓬勃发展的力量。
同时,该院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强院”,制定中长期人才引进培训进修计划,加快引进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打造专家人才梯队,为新院搬迁做准备。该院也将持续构建妇幼文化体系,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妇幼健康服务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以文化增进认同、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塑造具有妇幼特色的文化体系。
此外,该院将坚持科学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正确运用绩效考核管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方案,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结合医保工作,启动DRG付费工作。严格抓好核心制度管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
未来的发展征程中,该院将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树立妇幼健康“新品牌”。围绕医院“十四五”规划,打造妇幼专科的“金字招牌”,筹建生殖医学中心,逐步开展生殖、遗传等检测项目,巩固并推进盆底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稳步发展,加快筹建视光中心的步伐。突出专科特色,在打造生殖医学、产前诊断、胎儿医学、妇科微创、盆底修复、宫内诊治、产后塑形、私密整形、小儿内窥镜、儿童康复、眼保健、妇幼中医、心理、营养门诊等新品牌方面多下功夫,形成特色品牌。
▲中医推拿。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院院庆之际,该院中医药建设工作也将升级起航。秉承“中医药+妇幼健康”的发展理念,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设中医门诊、妇女及儿童中医特色外治中心、乳腺保健中医特色外治中心、中医制剂部等配套科室,为健康需求者提供“一站式”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服务,让中医药服务覆盖到妇女儿童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70年来,该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生根发芽”到“逆势突围”,再到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实现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该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蓝图已经绘就,一代代妇幼人将在护佑人民身体健康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创新进取,用奋斗与奉献践行着医者初心和使命,打造特色更鲜明、技术更突出、优势更明显的重点专科,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衡阳不断奋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