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记者从全市水利工作半年调度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治水兴水氛围浓厚,水利工作屡获佳绩,向上争取主要支流治理资金2.2亿元,居全省之最;完成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核查任务4986个,完成率100%,居全省第二。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落实水利全口径投资30.87亿元,居全省第四。对2022年未完工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进行督导,消除市级负面清单24处。2023年度的95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南岳区龙荫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22个项目已开工,衡南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86个项目已挂网,德圳、牛形山2座中型水库已完成蓄水验收。
河长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实现巡河54273次,累计发现解决涉河问题10201个;完成省河长办下达任务831个,完成率93.7%;完成60条水普内山区河流名录复核工作,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清零行动,清理垃圾3200余吨;积极推动“河小青”行动中心建设,累计开展活动数量897场,参与人数21200人次。
水旱灾害防御筑牢新防线,全市1456座水库、600多处堤段和涵闸、169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均已明确责任人,并完成116处防汛隐患整改。修改和完善了水库汛期控制水位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补充储备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完善水利防汛抗旱抢险专家库,维护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送强降雨预警信息。
民生水利建设实现新提升,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目前已清淤整治山塘1806口、清淤灌区“中梗阻”渠道71.8公里、新建及节水改造35公里,年度任务完成率均已过半。推进九观桥、关王塘、山峙门等3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新增蓄水能力382.4万方,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3.99万亩,完成率分别达82.4%、77.7%。
依法治水管水开创新局面,下达854宗取水许可用户年度用水计划,注销城市公共管网范围内取水许可证29个;完成30处取水监测计量设施建设,做好全市333处取水在线计量设施运行维护,开展取水口监测计量设施体系建设与治理,数据质量运行率、上报率、及时率、完整率“四率”由58%提高至74%。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依法依规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10万元,审批水土保持方案50份,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35次。积极开展河道采砂常态化执法巡查,巡查执法751次,巡查总里程达22222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