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市映华特色林果有限公司在全市种植的千余亩菁香桃陆续成熟,果农忙着采摘,田间地头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8月6日,记者走进菁香桃产业园,阵阵桃香随风袭来,沁人心脾。放眼望去,果林环抱,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青润光鲜的菁香桃,在片片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
“菁香桃吃起来甜脆爽口,尝过的人都觉得它有股家乡的味道。”站在紫色页岩山地上,公司负责人邹曦铖告诉记者,菁香桃是8月中、下旬成熟的晚熟类型,填补了秋季缺乏鲜桃供应的空白。而且,其果肉硬度大,挂树持久不变软,采果期长,可达一个月之久;特耐贮,自然存放可达半月,恒温保鲜达一个月,破解了桃保鲜难、运输难的困扰。
紫色页岩向来是贫穷和荒凉的象征,这种土壤种桃子会影响口感和品质吗?答案是不会。
同行的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映华公司科技特派员黄春元介绍:“当地人将紫色页岩称为‘红色沙漠’,是我市造林绿化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为了改善紫色页岩地区的生态环境,衡阳也是下了大力气。像衡山县萱洲镇种植的‘猪血桃’和祁东洪河公路栽种的大片桃李,就是全市紫色页岩改造成功的典范。”
2009年,黄春元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四处奔走,挑选桃子品种。经过无数次的对比试验研究,最终从青桃、脆蜜桃、脆红桃、鹰嘴桃等青桃系列品种中,在雨母山选育出衡阳独具特色的晚熟硬桃新品种——菁香桃。这种桃子根系特别发达、生长旺盛,是改造紫色页岩理想的特色经济林树种。
于是,研发团队尝试在蒸湘区雨母山、衡南县鸡笼等乡镇种植菁香桃,并取得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果重146克,栽植后,2年始花,3年投产,6年丰产,被经济林专家誉为“桃之极品”“湖南走出来的黑马”。
2018年,菁香桃通过审定,成为全省首个桃树良种,并在全省甚至江西、广西等省区进行推广。同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将其列入国家长期培育基地主要经济林树种;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在雨母山共建“南方丘陵区特色林果良种基地”,成为湖南省菁香桃定点育苗基地。
菁香桃见证着一个新品种的诞生,也辉映着衡阳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
目前,菁香桃良种已被列入全省重点推广品种,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紧密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省林业局正在蒸湘、衡山、衡南高标准建设国家《菁香桃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200亩。全市推广菁香桃面积已超过5000亩,初步形成了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贮藏加工、市场营销、乡村旅游等较为完整的菁香桃产业链,涌现了一大批成功典范,如蒸湘临江村、衡南杨柳村、莲湖湾湿地公园、衡山白云、永和村等菁香桃基地。“雨母菁香桃”也因此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与“菁香柚”“菁香李”并驾齐驱成为衡阳“菁香三宝”,成为衡阳特色水果品牌。
如今,衡阳已将发展菁香桃产业纳入了“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下一步,我市将瞄准千亿目标,奋力实施“五十百千”工程,按照“五个一、十片、百村、千园”产业布局,力争5年实现菁香桃面积50万亩,产量100万吨,年收入千亿目标,把“菁香桃”做成衡阳紫色页岩上的大产业,打造出一张“百里桃花,万亩桃园;三月赏花,八月品果”的产业振兴亮丽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