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93岁退役军人笔耕不辍,60万字长篇小说诠释“永不消沉”
发布时间:2024-04-23 09:25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李时英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他的作品。伍施施摄

“老了,糊涂了,好多事情不记得了,但是我自己写书的事情,我都记得……”

93岁的退役军人李时英最近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社区工作人员来看望时,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的书要是能再出第三版就好了。”

这位一辈子都在和文字打交道的退役军人,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自学电脑、翻阅史料、写作出书,出版了两本小说《苏东坡》《高处不胜寒——诗人苏东坡》和一本杂文集《石音集》。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笔下的苏东波,为人真诚正直,为官清廉爱民……我最欣赏的是他永不消沉的人生态度。”

▲书柜里整齐摆放着一本本纸页发黄的书,这些都是李时英的“宝贝”。

相“识”——为战斗英雄陈焕柱撰写事迹

走进李时英家中,家具都是有些年岁的老件,屋子并不宽敞,最醒目的是书房,里面陈列着一整排书柜,上面整齐摆放着一本本纸页发黄的书,随手拿出一本翻开,都能看到李时英在上面做的笔记。这些书里,有用于创作的素材,也有他曾经整理过的剧本,还有已出版的著作。

李时英自小喜爱文学,年少时喜欢读章回小说,稍长热衷现代文学,后来爱上了唐诗宋词。“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李时英回忆说,因为读书,他从小县城祁阳来到长沙广雅中学(现长沙市一中广雅学校)。在这里,除了上课,他最喜欢捧一本书慢慢阅读。1948年,李时英即将高中毕业,这一年,他接触了毛主席的作品,由此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此后他便踏上了军旅之路。

▲高处不胜寒——诗人苏东坡。

从参加祁阳地下党组织的游击队到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政治部,再到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每每回想这些历程,李时英都深感自豪和幸运。“在第45军政治部时,恰逢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召开,我被安排为火线救护英雄陈焕柱撰写优秀事迹。”李时英说,虽然书读得多了,但真正动笔写人物故事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为写好故事,他白天向陈焕柱及其战友们询问细节,晚上翻阅资料学习如何写人物故事,完稿后又反复修改了几十遍,成品最终受到部队领导的肯定并用于全国战斗英雄大会。

“此后,很多关于陈焕柱英雄事迹的报道都或多或少参照了我撰写的内容,这大大激励了我,也成为我写作生涯的源头。”李时英说。

▲李时英出版的三本著作。伍施施摄

相“知”——成为一名“文明溯源人”

1956年,李时英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1952年,由原第45军和其他部队合并而成)速成中学调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速成中学训练处,任学科助理员,专管语文教学。恰逢学校的营团级干部班从朝鲜碧潼迁回安东(今丹东),他也随班回国。

“那时候,除了听听教员们讲课,研究研究教学方法,别的没多少事,因而有较多时间读书。”李时英说,“我从书店买来《唐宋名家词选》和《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每天早晨都到鸭绿江边,对着滔滔江水朗诵,几个月便背下来许多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时英对文学的热爱愈加浓烈。1958年,李时英离开了部队。“我的理想是去上大学,读更多书,磨炼文字功底。”复员回到家乡祁阳后,李时英为上大学做了很多准备,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无缘大学,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

▲李时英和爱人的旧照。

此后,李时英下过乡,体会过梦想与现实的残酷,最终凭借对文学的一腔热爱,进入祁剧团担任编导,后又在戏剧工作室专职编剧。现在,他的书房里,还保留着他整理编写的一些剧本,如祁剧《燕子与兰兰》等。1980年,因为出色的文字水平,他被调到衡阳市史志编撰办公室,成为了一名“文明溯源人”。

相“盼”——永不消沉的人生态度影响更多人

“从市志办编辑到副总纂、副编审,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大量编辑出版的经验。”忆及往事,李时英略微激动,“这期间,我渐渐爱上了苏轼的词,也爱看他的历史故事,有一定积累后,就有心创作出版一本关于他的长篇小说。”

“我用了四五年时间构思布局、整理素材、编写提纲,年过七旬才开始动笔写初稿。”李时英说,为了方便改稿和出版,他又下决心买电脑、学电脑。

▲90多岁还在用电脑坚持写作。伍施施摄

“打字的速度慢,我就多花时间,容易出现错别字,就反复校对。寒来暑往,我花了七个月,才将六十多万字的初稿‘錾’完。”2005年,李时英的首部长篇小说《苏东坡》出版。2013年,他又精炼章节,以短篇小说的形式,以《高处不胜寒——诗人苏东坡》为书名再次出版。

李时英笔下的苏轼,为官清廉公正,时时刻刻把百姓装在心里。同时,书中也涉及了北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吏治以及众生百相、风土人情。“阅读该书,不仅能全面了解和感受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多彩人生,而且能从苏轼的文学创作和社会交往中,得到许多人生感悟。”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新平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学评论《一代文豪的多彩人生——读〈高处不胜寒〉》,文章高度评价了李时英所著的这本书。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忙整理书籍。

结对帮扶李时英的香江社区负责人李西每次看望李时英时,也都会和他聊聊这些书。在李西看来,“李时英笔下一身正气的苏轼,也反映着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一身正气,永不消沉。”

如今,93岁的李时英偶尔有些糊涂,但仍然坚持整理自己的书稿,他希望将苏东坡的故事以更好的排版、更精炼的内容再出版。“很多年后,但凡书里能有一句话对读过它的人有所启迪,那我所有的坚持就值得了。”李时英如是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