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2024年衡阳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展示(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助推衡阳绿色崛起
发布时间:2024-11-13 15:41      来源:衡阳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量:
字体:


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衡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但长期以来,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压力,企业粗放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系统等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深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衡阳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引领规划环评科学评估。"十四五"以来,各地的"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各项专项规划均进行了更新,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边界面积及四至范围也同步进行了调整,为了更好服务园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在园区调区扩区规划环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画框子"、"定规则"的引领作用。一是强化了园区调扩区边界与城镇开发边界的有效衔接,避免了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相冲突的隐患,妥善保护园区周边的敏感目标,有效降低了园区后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二是依据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效率等管控要素,在园区规划工作中科学服务园区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倒逼园区环境问题整改。三是严格园区环境准入,产业园区项目招商引资时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或转型升级,同时,吸引了一批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服务项目科学落地。6月18日省厅下发的《湖南省增发国债水利项目清单》,我市共有140个项目,经初步筛选118个项目需要办理环评报告表(书)审批手续。基于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的特殊情况,为了更好服务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科学落地,把好环境准入关,衡阳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以衡阳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支撑,将需要办理环评手续的水利项目在相关的管控单元中进行研判,精准筛查出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其他敏感区的位置关系,并分类施策、上门服务、主动对接,及时与相关管理部门联动会商,有效提出项目准入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将同类型、同级别、同管控的项目打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各县市区分局在水利项目环评时做到一类项目、一次评估、一张批复,大大提升了办件效率,优化了审批流程,为推进这次国家牵头改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国债水利项目科学落地抢占工期。

支撑管控单元科学保护。目前衡阳市共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类共65个环境管控单元,在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以来,衡阳市环境管控单元得到科学保护,一是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湘江流域等重要生态区域进行严格划定,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进行不符合保护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二是明确环境质量底线。根据衡阳市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底线指标。例如,明确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要求等。三是设定资源利用上线综合考量衡阳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状况,制定了严格的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结合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了详细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制造业;对于生态功能区,则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自实施以来,衡阳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气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逐步提升;湘江衡阳段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将继续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应用,不断完善管控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让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为衡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