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研讨活动暨2024年特殊教育年会在衡阳开幕。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杨海遐,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磊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湖南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衡阳市教育局、湖南省王磊特殊教育名校长工作室承办,衡阳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协办。3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特殊教育行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相关从业人员齐聚衡阳,共同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本次学术年会为期2天,聚焦“以‘劳’育德以‘技’铸魂”主题,通过专家主旨报告、专家讲座、劳动教育课堂课例展示、实地参观、特殊教育学校经验论坛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湖南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并就劳动教育进行集中研讨。
杨海遐表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一项民生事业,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湖南省在质量提升、基础建设等方面精心谋划、创新举措、政策支持,成效突出,形成了特殊教育湖南经验。她强调,2025年,我们要积极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向学前、职高两端延伸,探索设置更适合于智力残疾、多重残疾和孤独症等残疾学生的职业劳动课程,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创湖南特色,作出湖南贡献。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董仲文以《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探讨》为题,阐述了劳动教育的三大核心要素与四维度核心素养。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磊作《在劳动中育人在劳动中成人》的专题报告,指出了劳动教育的四大问题:柔性化、虚拟化、专业化、智性化,倡导了劳动教育三化,即日常化、生活化、课程化,为大家指明了特殊教育以劳育人的方向。来自全省的七所特校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分享了劳动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本次活动立足“拓展融合提升”,是推动劳动教育赋能特殊教育、促进全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是与时俱进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