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大道如砥写忠诚 ——记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曾春林
发布时间:2025-08-04 09:52      来源:珠晖公路分中心     浏览量:
字体:

7月30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在交通运输部隆重举行。衡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珠晖分中心曾春林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省仅4人获此殊荣。

曾春林,一位扎根公路系统37年的“老黄牛”,用半生心血在三湘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

技术为本:车间里走出的“专利达人”

1988年,22岁的曾春林从长沙交通学院毕业,分配到衡阳公路总段机械修配厂任技术员。

当时厂里设备老旧,技术落后,曾春林却在这里找到了人生舞台。年轻的他白天跟着老师傅拆装机械,晚上翻阅技术手册,甚至抱着词典资料逐字翻译外语文献。1994年寒冬,为攻克技术难题,他在接近零度的车间连续工作38小时,最终发明“公路划线机的稳压装置”和“柱塞式自行手扶公路划线机”。

“那时候,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整天泡在车间里。”老同事欧阳时怀回忆,“别人下班了,他还在车间画图纸;周末大家都休息,他跑去长沙请教专家。”正是这种钻劲,让曾春林在1995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成为全市公路系统最年轻的技术标兵。

  临危受命:绝境中的“逆袭之战”

2005年,衡阳市公路机械修配厂因机械设备修配业务消失殆尽,缺乏资金和技术人才,面临生死存亡的危局。

“给我三年时间。”曾春林在职工大会上站起来,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我带着大家找条活路。”

临危受命的曾春林出任原修配厂职工组建的衡阳路桥金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经理,带领53名职工自力更生闯市场、谋发展,竭尽全力开拓高速公路养护、公路大中修、交通工程施工等全新业务,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在潭耒高速首个养护项目上,为了抢抓施工进度,他连续72小时蹲守工地。第四天清晨,工人们发现他晕倒在沥青摊铺机旁,手里还紧紧攥着技术参数表。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脑动脉瘤,必须立即手术。但他却偷偷溜回工地,把诊断书锁进了办公室抽屉。妻子红着眼眶说:“那段时间,他口袋里永远装着止痛药。”

正是这种拼命精神,让企业起死回生。2016年离任时,这家曾靠财政救济的企业已累计完成产值3.8亿元,职工年均收入增长4倍,还培养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昔日的贫困企业已经华丽转身,一跃成为技术优势突出、施工经验丰富、工作作风过硬、工程业绩优良的公路工程施工王牌企业。

改革先锋:路网升级的“硬核担当”

2017年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曾春林调任新组建的衡阳市公路局珠晖分局局长。摆在面前的是两大难题:辖区干线公路技术状况全市排名靠后,农村公路“先天不足”路窄弯多、安全防范设施匮乏。

“改革就要敢啃硬骨头!”他推出“三张清单”工作法:问题清单挂图作战、责任清单量化到人、成效清单群众评议。陆续完成了G107线及省道S337线、S336线多处路段的路面大(中)修工程、预防性养护工程、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示范工程及白沙洲湘江大桥安全隐患整治工程、茶山坳大桥维修加固工程等优质、高效的群众满意工程,建成了衡阳市城区唯一的干线公路服务区——G107线东阳渡公路服务区,营造了“畅、安、舒、美、洁”的干线公路通行环境。在2023年全省农村公路抽检中,珠晖区农村公路PQI达到了91.8%的历史最高值,在全市各县市区中跃居第一。

如今的珠晖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蜿蜒在青山绿水间,G107线上车流如织。这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用执着与坚守证明:真正的丰碑,不在荣誉室里,而在百姓车轮下;不在奖状上,而在群众心坎中。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公路人的幸福,就是看着每辆车平安驶向远方!”(来源:衡阳日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