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政策送“金钥匙”,“沉睡资产”巧变“优质财富”
发布时间:2025-10-22 16:32      来源: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量:
字体: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省直管土地资产是全省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中大量资产长期“沉睡”,未能释放巨大的潜力。如何将其从“闲置包袱”转化为“发展财富”,是湖南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近日,《湖南省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为我省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提供了“一本通”指南。


这部《办法》为何在此时出台?“省直管土地资产”究竟是什么?它又将如何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本期“美在自然 何以湖南”带您深入解读。


破解“成长的烦恼”,构建处置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工作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


这好比家中有一笔“沉睡的存款”,却因缺乏明确的使用指引,既不敢轻易动用,又担心使用不当造成损失。《办法》的出台,正是为了系统破解这些“成长的烦恼”:


整合政令,终结“九龙治水”:针对以往政策碎片化、部分文件效力不足等问题,《办法》对分散在不同时期的制度规范进行了系统整合与升级,形成全省统一的处置依据,明确职责划分与审批权限,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出多门、权责交叉”的困局。


盘活存量,唤醒“沉睡资产”:省直管土地资产存量可观,但因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处置规定及程序要求不健全等问题,陷入无奈“沉睡”状态。2018年以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土地2.7万亩,显化资产价值233.28亿元,创收35.6亿元,展现出巨大潜力。《办法》通过完善处置程序、健全收益机制,推动土地资源向发展动能有效转化。


系统升级,推动“管理”跃向“治理”:《办法》并非简单条文汇总,而是对省直管土地资产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重构。通过职责明确、流程优化、线上办理与闭环监管,推动实现从审批管理到全程治理的模式转变,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与治理现代化水平。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负责人介绍,《办法》旨在为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建制度、明路径、防风险,为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省级财源建设提供坚实政策支撑。

清晰界定“范围图”,锁定处置对象


何为“省直管土地资产”?《办法》对此作出了清晰界定:


根据《办法》第二条,省直管土地资产是指中央在湘单位(不含军队)、省直机关和省属企事业单位依法通过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为实现精准施策,《办法》依据土地取得方式,明确了差异化的处置路径:


新规处置:以划拨方式(含授权经营)取得的省直管土地资产,其保留划拨、改变用途、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租赁、收回、5年过渡期政策支持等处置行为,都适用本《办法》。


依规流转:而以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取得的,其转让、出租、抵押等二级市场处置事项,则按照有关土地二级市场规定执行。

构建全链条动态管理,确保处置到位


《办法》共六章三十三条,体系严密、内容丰富,为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构建了全链条动态管理的“四梁八柱”。其核心内容与突出亮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权责明晰: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办法》首次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省自然资源厅统筹制度设计与监督执行;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文资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管辖范围分别履行资产审查职责;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属地核查与协同实施。这一制度设计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作战体系”,彻底解决了以往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


精准施策:打造多元处置“工具箱”——


《办法》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单位需求,提供了六种处置路径:保留划拨保障公益用途;协议出让与招拍挂并行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作价出资支持国企改革;租赁方式满足弹性需求;依法收回保障公共利益;五年过渡期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这套“组合拳”实现了从严控风险与灵活施策的有机统一。


效能革新:搭建智慧管理“快车道”——


通过梳理整合“申请-审查-报批-实施”四大环节,配套标准化流程图与资料清单,《办法》实现了处置流程再造。特别是依托“省直管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全流程线上办理,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网购式”便捷服务。


监管闭环:筑牢资产安全“防火墙”——


在收益管理方面,《办法》确立了省级与市县4:6的增值收益分成机制,既保障省级财源又调动地方积极性。严格规定处置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杜绝“坐收坐支”。对作价出资形成的股权实施全周期监管,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构筑起全方位的资产安全防护体系。

媒体反响热烈,期待政策落地生金


《办法》一经出台,立即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普遍认为这是我省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中国新闻网以“湖南出台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办法 ‘沉睡’土地加速转化发展活水”为题,强调《办法》将有效激活存量土地资源。


《湖南日报》在头版题为《湖南出台首部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办法》的报道中指出,该文件为企事业单位盘活利用土地资产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工具箱”和“操作说明书”。


新湖南客户端、红网、三湘都市报等媒体通过系列解读,认为《办法》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为未来土地资产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业内专家表示,这项改革标志着湖南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工作进入规范化、体系化新阶段,期待以此作为“金钥匙”,精准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不少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和企业也纷纷组织学习《办法》。大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的各项规定,积极推进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工作,让土地资源更好地发挥效益。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李全胜介绍,下一步,湖南将以《办法》出台为契机,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政策解读与培训,推广典型经验,提升土地资产利用效率;二是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健全全链条动态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深化数智赋能,推动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智能化与服务精准化水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