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部门动态 
【奋进的松木 我们的“十四五”④】‌衡阳瑞达:湘商回归的“原地倍增”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03 11:08      来源:松木经开区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编者按】“十四五”期间,松木经开区以项目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在营商环境、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上实现跨越突破。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本系列报道通过多个维度,展现园区奋进历程与发展活力,见证湖南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崛起。


文/廖媛



走进衡阳瑞达电源有限公司的储能系统总装车间,一台台标准电池模组在生产线上精准组合,经过严密检测后,化身为一套套即将奔赴全球市场的巨型“城市充电宝”。

△OPzV固态铅电池生产线。 受访者提供

这幅繁忙的生产景象,正是湘商回归企业家、瑞达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家达在松木经开区推动产业“原地倍增”的生动缩影。

作为衡阳籍企业家的典型代表,胡家达的创业轨迹勾勒出湘商回归的实践路径。1992年,他南下深圳开启创业征程;2007年,他带领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的电源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即作出重要战略决策——在松木经开区建设衡阳瑞达电源,将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带回衡阳;2019年,他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追加投资在衡阳建设电池配套企业;2023年,他启动“二次创业”,在衡阳再次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80万千伏安时储能固态铅电池项目,推动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OPzV固态铅电池储能电站。 陈思霓 摄

企业用电按“峰平谷”时段计费的特点,为储能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今,电池的价值不仅在于应急备电,更在于参与电网调峰,创造经济效益。”胡家达以湖南省最大的永旺梦乐城商场1.5MW/6MWh的OPzV固态铅电池储能电站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谷充峰放”模式,一年可节约用电成本180余万元。在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区,采用“光伏+储能”方案后,度电成本可降至0.15元/度,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这些采用一体化、标准化设计的储能系统,在工厂就能完成组装调试,可快速部署到各类应用场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上千个项目,远销世界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瑞启新能源航拍图。 王皓永 摄

2007年以来,瑞达国际集团先后成立了衡阳瑞达电源、衡阳瑞启新能源、衡阳酷派特等产业链上下游子公司,进行了持续性的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实现了从最初的单一电池生产到如今集储能系统设计、建设、运维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华丽转身。

“十四五”期间,衡阳瑞达电源成功通过国家级CNAS实验室认证,攻克了电化学储能电池易起火爆炸的行业难题。其研发的OPzV固态铅电池采用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电解质,实现百分百固态结构,从根源上消除了安全隐患。这项技术创新使企业产品在“新能源+储能”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位居行业前列。

“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对传统储能路径的革新。”胡家达表示,今后将继续深耕衡阳,依托水口山的铅锌矿资源、松木经开区的盐卤化工资源以及衡阳特变电工等企业的配套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原地倍增”。

胡家达的湘商回归之路,不仅成就了个人的创业传奇,更为衡阳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展现出衡阳制造业在新能源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供稿:办公室;编辑:廖媛;一审:李楚;二审:罗彦;三审:黎和平 廖科任)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