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图片新闻 
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寄语“雁城”高校师生
发布时间:2022-01-13 09:45      来源:青春衡阳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字体:

2021年12月27日,市委书记秦国文在南华大学为高校师生作了一堂题为“坚定信心,逐梦前行,在推动衡阳中心化进程中绽放青春华彩”的形势政策报告和思想政治理论课。

未能身临其境、倾听讲课的老师和同学们,跟着团团一起来学习吧!



六个关键词和五个逻辑关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蕴含着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党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我认为力量来自方方面面,在不同时期,又有其鲜明特征,可以归结为信仰的力量、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作风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改革的力量、战略的力量。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以学习强理论、以理论强信仰、以信仰强作风、以作风强能力、以能力强创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01
要以学习强理论
步入社会、走向岗位,一个人的理论功底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理论,不是文科的专利,而是贯通各学科的理论基础、思辨能力,是指导各项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跟不上,工作水平就会受局限。理论功底需要通过学习而来,大学是宝贵的成长年华和锻炼舞台,是形成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学习是要讲方法的,既要向老师学、向书本学,也要向同学学、向实践学,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既要学“专”,也要学“博”,做到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既要学进去,也要悟出来,做到深学细悟、知行合一。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注重悟,只有悟出来了,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理论功底和思维素养。
02
要以理论强信仰
没有理论的清醒,就没有信仰的坚定。同学们走向社会就会越发觉得理性上的认识和判断是信仰坚定的前提和基础。现在年轻人经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个“诗和远方”同样需要理性的认知作前提,否则终将是一时的浪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理论清醒,突出的体现就在于从理论上认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自己的“诗和远方”,只有这样,才会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说我们的信仰是坚定的。
03
要以信仰强作风
在座的各位基本都是“90后”“00后”,你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不缺仰望星空的激情朝气,而往往缺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那么这种作风又从哪里来?应当是从信仰而来,一个人有了坚定信仰,才会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才会在挫折面前越挫越勇。当代大学生只有像革命先辈一样树立坚定信仰,才可能保持学习知识、投身实践的强大动力和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风,对学校、学生而言就是校风、学风。我认为务实的学风是在信仰指引下,由信心、勤奋、方法三个要件组成的,没有谁的成功是碰出来、等出来、耗出来的,成功者一定是以信心作支撑、以勤奋作路径、以效率作保障的,做到了,就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赢得青春的“C位”。
04
要以作风强能力
展现作为、实现抱负需要过硬的能力和本领。大学是锻炼能力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几乎没有成本和代价的舞台。我在大学经历过由一个内向的农村学生向学生会主席的转变,深刻体会到人的能力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的空间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认为是作风。有了作风,才会有锻炼能力、培养本领的强烈意识和执着追求,才会不做“佛系”青年,远离“躺平”一族,才能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始终葆有一股子“干劲儿”,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创造一切锻炼的条件,把大学的时光、舞台、条件、机会用到淋漓尽致。同时,要以优良的学风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锻炼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在实践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强能力。
05
要以能力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是需要能力作基础的。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家既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创劲,还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能力是练出来的,创新是钻出来的。能力培养关键在坚持,时时都有锻炼机会,处处都是锻炼舞台;创新培育关键在意识,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事事都有创新空间。大凡优秀的人才、专家、院士,他们的创新意识一定从大学就开始显现并不断强化。青年大学生应当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为重要目标,在创新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创新。


      凝聚“我的衡阳 我的青春 我的奋斗”共识

从党的百年征程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作为衡阳在校大学生,你们也是衡阳人民的一份子,应当有衡阳命运共同体意识,与衡阳人民一道同奋斗、共荣光。

“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是我提出来的。衡阳有过历史荣光,也有过历史创伤,这个创伤影响至深,直接影响了地方生态、影响了干部士气、影响了社会风气。要改变现状,提振信心,找回荣光,靠什么?还得靠我们自己。因此,我提出:衡阳是每一个人的衡阳,为衡阳奋斗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个主题在全市上下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那么,对各位大学生而言,又该如何实践“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呢,我认为:
01
要用历史的观点品读衡阳
在衡阳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我们能够读出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读出衡阳人坚韧的意志品格。7月10日我履新衡阳,用了两个月时间写下的调研报告中,第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品读衡阳。

衡阳是一座文化之城。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湖南历史上出过12位状元,其中衡阳地区占了2席。琼瑶、唐浩明、刘和平等一批文化名人都是衡阳人。曾国藩曾在书中写道“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邺侯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湖湘学派实发祥于斯。石鼓书院在宋兴之初“四大书院”中居于首位、创建最早,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徐霞客、王夫之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
衡阳是一座英雄之城。毛主席先后5次到衡阳指导并推动革命运动,湖南三师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水口山工人运动“唤起工农千百万”,把湘区工运推向最高潮。湘南起义后“万人齐上井冈山,八千皆为衡阳人”。湘南学联走出去一大批革命志士。夏明翰、罗荣桓、伍中豪、伍若兰、唐群英都孕育于这方热土。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与军力十倍于己的日寇浴血奋战47个昼夜,衡阳成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毛主席曾予评价“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衡阳是一座创新之城。神农创耒、祝融播火、大禹治水、嫘祖养蚕的历史记载和远古传说,都与衡阳有关。两汉时期蔡伦造纸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明末清初王船山开出六经生面将湖湘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晚清时期彭玉麟创办湘军水师开中国近代海军先河。新中国成立后衡阳人在这片热土上创造的全球领先、中国第一(首台、首套)共计420余项,“两弹一艇”、神舟飞天、嫦娥登月、天问探火、深海钻探等,都打上了衡阳创新的烙印。
衡阳是一座生态之城。衡阳地处湘之中南盆地,山脉众多,水系丰富,但又没有水患、没有发生大的地质灾害,是一块“生态福地”“宝地”。八百里湘江穿境而过,与耒水、蒸水汇合于市区,形成“三道水口锁大江”的生态奇观。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赋予了“温暖湿润、冬暖夏凉”的宜居环境,造就了“大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的生态优势。有机构评选“中国六大风水城市”,衡阳位列第四,这不是迷信风水,而是指衡阳地灵人杰、钟灵毓秀,走出了一条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身和谐共处之路,实现了从功利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跃升。
02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衡阳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要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就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从衡阳的历史方位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衡阳的优势。衡阳的优势怎么概括,我看突出的有三条:一是区位优势。衡阳“居南北要冲,扼两广咽喉”,历为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衡阳是华南的枢纽、湖南的“丹田”、湘南的中心。二是交通优势。衡阳水陆空交通发达,可以概括为“1118635”:1个全国宽带骨干网重要节点城市、1个南岳机场、1条湘江航道、8条高速、6条普铁、3条高铁、5个高铁站。三是产业优势。衡阳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在抗战时期,衡阳是国统区三大重要经济城市之一,对全国的工商税收贡献仅次于上海,被称为“小上海”,工业生产总值曾占全省工业企业四分之一强,总产值一度超过省会城市长沙,生产的名优产品诸如界牌瓷器、“中华牌”弹子锁、“工农牌”手扶拖拉机、“芙蓉牌”手表、“湘江牌”自行车、建湘柴油机等名牌产品曾风靡海内外。这是我们的历史荣光,也是我们发展产业的重要基础、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作出了“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市。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衡阳的机遇。要抓住机遇首先要了解机遇在哪里,衡阳当前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喜逢“四双”:一是双重定位支撑,既有国家层面赋予衡阳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战略定位,也有省级层面赋予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二是双重战略叠加,既受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覆盖,又是我省“三高四新”重要支撑。三是双循环格局节点,打造双循环格局需要若干充满活力的节点作支撑,这个节点不仅仅是沿海发达城市或者省会城市,还要一批具有区位优势的重点城市,衡阳就是其中之一。四是“双碳”目标引领,衡阳是双碳目标坚定的落实者、推动者,转型升级、循环经济、新能源产业都蕴含着巨大潜力。此外,我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七大政策作过分析,新的四大政策中,结构政策既对基础产业有利,又对完善全产业链条有利;科技政策既对工业基础好的地方有利,又对科技基础好的地方有利;改革开放政策既对前沿的内地有利,也对内地的前沿有利;区域政策既可以在均衡中找到发力点,又可以在非均衡中找到发力点。而这四对“两利”都与衡阳的基础和优势高度吻合。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衡阳的未来。面对国省战略布局,衡阳究竟该如何定位,我觉得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桥头堡、集散地和重要支点。衡阳是投资布局华南地区的桥头堡。“十四五”期间很多大型央企、名企都要做布局,要布局华南,衡阳就是“桥头堡”,衡阳既有区位优势,也有低成本优势,很多人都认同这个观点。衡阳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内陆的集散地。衡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配套城市,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若以广州为中心向北画一个500公里的半圆,这个半圆形成一个弓形,衡阳正处于弣位,可以说是蓄势待发,是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配套城市,打造生产和分拨中心,做向内陆辐射的集散地的绝佳位置。衡阳是双循环格局中极具活力的重要支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需要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等作支撑,而衡阳不仅具有上述的优势和机遇,还拥有仅次于长沙的城市规模、消费能力、教育医疗资源等优势,区域中心特征非常明显,中心化进程不断加快。
03
要用历史的担当贡献衡阳
60多年来,在衡高校与衡阳并肩同行,高校因衡阳而兴、而盛,衡阳也一直以高校为荣、为傲。希望在衡高校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到衡阳的发展中来。

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来宣传衡阳。衡阳是每一个人的衡阳,也包括我们广大的师生员工。大家要宣传好衡阳的历史荣光、发展态势、政策机遇、成就亮点,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助力加快衡阳中心化进程。衡阳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精准化、标杆性的人才政策,开展了“春潮·雁聚”和“雁聚·牵手”博士行动。市委市政府将竭诚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全力建设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真正将衡阳打造成可以依托终身的品质之城。
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来建设衡阳。我们提出要打造现代产业强市,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高校可以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布局,找准产教研学的着力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一批高端科研人才,与我们共同续写衡阳产业的辉煌。特别是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白沙绿岛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获批了7个中核集团重点学科实验室、6个中核建重点实验室,南华等高校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给予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已与南华大学签署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必将有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助力擦亮“医品牌”的金字招牌。
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来奉献衡阳。“衡阳群众”是全国知名的志愿服务品牌,“红马甲”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高校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希望我们在衡高校能够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志愿者能做什么”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服务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实用的志愿服务活动,把高校的志愿服务打造成“衡阳群众”的优秀标杆。现在的年轻干部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高的素质,但是群众工作能力却很缺乏,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等方面是最大的短板,希望广大师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中更多地了解群众、走进群众,更好地培养群众感情、锻炼群众工作能力。

希望大家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衡阳、走进衡阳、融入衡阳、爱上衡阳、留在衡阳,多为衡阳做贡献。就像我在深圳招商时说的,我们带着国省战略的使命而来、带着大美衡阳的风华而来、带着天下南岳的祈福而来,企业投资衡阳可以占得地利,抢得先机,赢得未来。对广大学生来说也一样,我深信大家留在衡阳、建设衡阳也必将是占得地利、抢得先机、赢得未来。



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01
要旗帜鲜明立魂
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02
要理直气壮立德
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明民族复兴之“大德”,守社会责任之“公德”,严慎思笃行之“私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03
要守正创新立说
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如果照本宣科、应付了事,他们就不感兴趣,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坚持守正创新,不仅要把思政课讲正、讲清,更要讲活、讲新,要让学生听得进并且愿意跟着做。
04
要心无旁骛立人
持续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改革,健全完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变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评价方式,切实引导大学教师将工作重心和精力集中于教育教学工作上来,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END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