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家央媒、省媒和相关网站集中关注!多篇稿件重磅推介!签约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675万!“千名博士入衡阳”话题冲上热搜!
0 1 博士行动
《光明日报》点赞:衡阳“博士行动”真正做到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服务留人”;人民网点评:“在衡博士人才济济,雁城留才诚意满满”;中新社评价:衡阳人才助推产业的“实业土壤”不断丰沃,人才“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这个春天,衡阳与博士们再次开启一场“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双向奔赴”;这个春天,衡阳首创的“博士行动”高端引才品牌再次收获媒体的聚焦和如潮的点赞。
▲集中签订引进意向协议。
3月23日—24日,“智汇潇湘·雁聚衡阳”衡阳博士行动(第三季·2023)举行,共邀约329名海内外博士来衡洽谈,其中186名博士现场签订引进意向协议,至此,通过市校企三方合作引才模式,衡阳在三年时间里共引进博士833名,以引才的满满诚意成为人才聚集的洼地。这一现象引来众多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科学报》《香港商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红网、《潇湘晨报》等20余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来衡采访,推出相关报道。新华社客户端推出《衡阳博士行动“四海揽才”现场签约博士186名》,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推出《衡阳博士行动第三季启动现场签约博士186名》,图文并茂推介衡阳揽才的诚意与成效。中国新闻网推出《人才雁阵筑产业矩阵湖南衡阳演绎人才产业“双向奔赴”》,湖南卫视在黄金时段的《湖南新闻联播》推出2分钟单条重稿《衡阳:打造市校企合作“博士行动”产教融合赋能经济发展》,聚焦衡阳引才新模式新成效,及由此带来的“博士集群”效应。
▲湖南大学物理学博士情侣与用人单位现场签订引进意向协议。
0 2 现场签约
3月23日至24日,湖南省衡阳市举行博士行动(第三季·2023)集中洽谈签约活动,4所驻衡高校及南华大学3所附属医院、11个市属事业单位、38家企业共提供589个岗位。此次活动共邀约329名海内外博士来衡洽谈,其中186名博士现场签订引进意向协议。
这是衡阳举办博士行动的第三年,也是收官之年。衡阳市委书记刘越高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近年来,衡阳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大力实施人才雁阵行动计划,连续主办三季市校企合作“博士行动”,为高精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越政策、优质服务,与各方英才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有800余名博士人才在衡阳落地扎根。
据介绍,引进博士既在高校承担科研教学任务,又通过兼职、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在企业创新创业。他们共服务205个企事业单位,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50项,解决技术难题55个,申报课题项目346个,成果转化21项,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
在衡阳师范学院90后“鱼博士”欧泽奎的指导下,近山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实现加州鲈工厂化育苗,育苗成活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0万元,陆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成鱼获得成功,年增加综合效益约400万元。南华医院程丹博士跟随丈夫——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何隆薇博士落户衡阳,成功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获得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湘妹子胡蓉博士35岁已是博士生导师,获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化学化工奖,成功组建“智能聚集诱导发光实验室”,科研教学两开花。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近年来引进输变电领域专家6人,包括博士在内的行业高级以上人才近百人,人才的引进实现了高端变压器、换流变压器、新能效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二次等产品技术突破,公司累计完成国家级新产品鉴定130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7项、填补世界空白40余项、研制国内首台套达30余项。
康晓民代表2022年衡阳市三方引才的博士发言,他说:“来到衡阳之后,优渥的政策福利为我们在衡阳安居提供了必要的安家费和补贴。”拟引进的博士代表肖飞平表示,“衡阳为入衡人才提供的一系列优质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
▲博士现场签订引进意向协议。
记者了解到,通过市校企合作引进的博士同时享受衡阳市引才待遇、驻衡高校引才待遇和本地用人单位待遇。衡阳市引才待遇包括每月生活补贴4000元与一次性购房补贴10万元,生活补贴可享受3年;驻衡高校引才待遇主要包括安家费、科研经费以及入职入编后的全额薪酬;本地用人单位待遇主要包括薪资、项目奖励等,合计不低于5万元/年。
据统计,衡阳市2022年全年累计为博士发放生活补贴1057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850万元。同时,引进博士可以领取雁城英才钻石卡,凭卡享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人才补贴、创新创业、金融贷款、安居保障、人事档案、景点旅游、休闲生活等各项服务。
0 3 大咖“评”衡
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人才是城市发展主引擎,吸引了高质量人才,某种意义上讲就拥有核心竞争力。衡阳在全国首创博士行动,三年签约800多名博士,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可以预见衡阳明天必将乘风破浪,成为世界知名高科技之城。
中国新闻社记者 鲁毅:有幸见证了海内外博士与衡阳的“双向奔赴”。签约现场座无虚席,展示的发展环境和引才政策令人向往。选择创造未来,高质量的选择与创造,方能迎来高质量的未来。相信这些有志有识青年定能与雁城一道展翅高飞!
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昊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教重镇衡阳向来重视人才发展,近几年频施引才之策,坚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高端人才心动,彰显其爱才之心、揽才之切、用才之诚。
香港商报记者 刘春林: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才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博士行动集中体现了衡阳对人才的重视,其中有不远千里而求之的诚意,也有真金白银的实惠。有了人才的强力支撑,衡阳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湖南日报记者 唐曦:衡阳引才行动有着天然优势,它高等教育资源丰厚,制造产业强劲且门类齐全,对高素质人才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并能为其提供广阔的施展舞台。同时,衡阳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出好政策引才、留才,更加给了人才汇聚、扎根的底气。
湖南教育台记者 郭辉:有“温度”有“责任”有“作为”的政府,连续三年“博士行动”,衡阳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使命担当;“引四海英才而用之”的做法则体现了底蕴丰厚的“衡阳智慧”;衡阳市“政府搭台”“企业参与”“高校融合”,让人才优势得到全方位展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衡阳“未来可期”!
红网记者 蒋楠:全心全意呵护人才、毫无保留扶持人才、不遗余力培育人才……博士行动,一场衡阳为人才举办的盛会,百余名博士在衡阳奔赴未来,这是他们手握画笔为各领域添彩的起点,也是大城衡阳再次闪耀的开始。这一刻,值得铭记!
湘声报记者 李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衡阳市举全市之力,邀请329名海内外博士来衡洽谈签约。衡阳引才、惜才之举向全世界发出了铿锵之声,衡阳未来可期。
新浪湖南 黄盈:衡阳首创全国高端人才引进特色品牌——衡阳博士行动,掀起人才“热潮”,创造了现象级传播样本。在衡博士人才济济,雁城留才诚意满满。衡阳发放的“雁城英才卡”让入衡人才享受创新创业、金融贷款、安居保障等一系列优质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营造了雁城衡阳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潇湘晨报记者 骆一歌:“看得见的明天”和“握得住的当下”是归属感的要素,衡阳作为湖南省经济强市之一,为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包括经济、教育、住房等方面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这里的人文氛围、对知识的尊重,以及独特的烟火气也是人才留下来的理由。
0 4 微博热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