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集古镇位于洣水河畔的杨山脚下,与衡东县城仅一江之隔。吴集古镇之古,早在距今1600年前的东晋之时,即形成雏形。至明清逐渐鼎盛,一直是地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洣河边上吴集古镇。 肖亚辉 摄
吴集地势险要,东有象形山,南有猴形、鹅形山,西有龙形山(杨山),北有狮形山紧靠洣河,历代为军事要地,关塞隘口。据《衡山县志》载,吴集镇境内曾为“吴三桂集兵之处”,故而得名。相传吴三桂率部来此后,见前后左右有诸山相簇,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拟于此建立行辕,厉兵秣马,作长远计。后因掘井不得水,便率部去衡阳。
▲吴集古镇全景
吴集街道呈南北走向,全长一公里许,由360栋排列整齐的铺子组成,街心用3670块规范的麻石铺就,宛如一条硕大的蜈蚣。街上现在仍居住有部分原住民,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人皆已搬离古街,去外面谋发展。在87岁的耄耋老者让成家里,记者看到,他家的古屋为砖木结构,虽年代感较强,但古屋内冬暖夏凉,即使是炎热的盛夏,一进入老屋,也能感受到习习凉风扑面而来。
▲残垣断壁间,依然能感受历史沧桑
从古到今,吴集古街人气足、艺人多、从业广,手工业产品尤以铁锅、犁头犁壁等铸件和油纸雨伞名噪三湘。有民间谚语云:“吴集包子吴集伞,湘潭屐子石湾饼(烧饼)。”吴集每月农历逢五、十赶集,是粮食、茶油、生猪、竹木及其它农副土特产的重要集散地,商贾云集、货畅其流。镇政府工作人员告之,古街在2012年前一直是很热闹的,每逢赶集时,古街上总是人山人海。后来由于赶集的地方搬迁,这里才开始慢慢变得冷清了些。
吴集藏龙卧虎,贤达辈出。鼎盛时期,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名人贤士,层出不穷,在各个时期,在各条战线,充分展现了吴集人的时代风采。在吴集老街上,现在还保留有秦孝仪故居,属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边是老房,一边是新房
老街文物古迹众多,仅庙观就多达二十四处,现只幸存三处庙观,即杨山庙、天符庙、玄帝庙,其余被拆除的庙基遗迹仍历历在目,有处可指。
这里的文化设施名目繁多,仅戏台就有三个,每逢节日、盛典,三个戏台让人应接不暇。雄壮的锣鼓声、动听的乐曲声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使人们沉浸在无限的欢乐和享受之中。吴集街上的耍龙舞狮、装抬故事、展花灯和牌子灯等,远近闻名,龙狮的造形多种多样、精美绝伦。
▲吴集庙会听戏的人们(资料图)。 肖亚辉 摄
街上的春节更是人间之最。每年从正月初二起,各条街的为首者,便组织人力、物力汇聚一起排街出灯。一时龙灯、花灯、牌子灯异彩纷呈,穿街过巷,喜迎新春。要到二月或三月才收场。
如果你某天漫步至吴集古街,徜徉于洣水河畔,于古史典籍中感悟千年古镇的韵味,于传统活动中体验古镇悠长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你自会深深地爱上吴集这座古镇,自会深深陶醉其中,浮想联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