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切实提升退耕还林还湿后续维护管理工作水平,6月18日,全省14个市州林业局及试点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来我县交流学习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经验。
培训班邀请了湖南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采用经验介绍、专题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湿地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及退耕还林还湿工程建设理念、技术模式、后续监测与管护要求、植物配置等方面。除课堂教学外,培训班还组织学员现场参观了我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新塘项目区和洣水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向大家讲解我县退耕还林还湿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果,并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据了解,我县从2017年2月开始实施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建设,试点区分为大培、洣河桥和石杨三个建设小区。通过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在试点区域内共种植有湘莲、睡莲、香蒲、茭白等湿地植物30余种,利用原有的农业灌溉体系,让污水全程无动力自流整个还湿区,平均净化成本仅为0.075元/吨,真正做到低成本、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模式。目前,试点区已成为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县领导夏长安参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