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在何处施展抱负这个问题,众多的年轻人会选择“北上广深”等大城市,19岁时的阳山奇也不例外。
2001年,高中毕业的他不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只身前往广东打拼,后成为果贩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当时一年大概能挣个二三十万”。从事果品收购,让他积累了一些财富。
一次,他偶然认识了一位从事红心蜜柚生意的老板。在深交之下获悉,家乡贫瘠的红壤竟是红心蜜柚的绝佳生长地,此后他便萌生了回乡种植红心蜜柚的想法。2011年,阳山奇在果品收购生意仍然顺风顺水的情况下选择“逆行”回乡,彼时距离他离开家乡已经整整10年。
回村种柚子
成村民口中的“傻小伙”
12月12日,走进衡山县萱洲镇天水村,连片的柚子林映入眼帘。据村民透露,多年以前,柚子林所在的大多数地方还是荒山野地。现在这一番“遍山挂柚”的景象归功于他们口中的傻小伙,这个人正是阳山奇。
2011年,阳山奇带着在广东积累的财富回到天水村,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根据本地的水土环境及经济效益的考虑,阳山奇选择种植红心蜜柚。
“只有傻子才会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回乡当农民!”乡里乡亲对他的这一决定并不看好,并对柚子能不能种好、是否有销路表示怀疑。但阳山奇信心满满,他不仅将积蓄全部投下,还向亲朋好友借钱、拉合伙人,凑出18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承包538亩土地,种下2万多颗红柚果苗。
“种水果不就是在地上挖几个坑,再把果树栽进去嘛!”阳山奇回想起当年自己幼稚的想法不禁发笑。由于缺乏专业的果树种植知识,第一批果苗冻的冻死、旱的旱死,死株率达到60%。
在吸取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他重整旗鼓,主动报名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到附近的合作社学管理,聘请农业专家到果园现场传授经验。之后,他将1万多棵死株挖出,种上新的果苗。那段时期,他在果园里忙前忙后,改良土壤、滴灌浇水、防治病虫害,他紧盯每一个细节,确保果树健康生长。
在精心培育下,5年后,果树终于成功挂果。一番折腾下,他也从一个果树种植的门外汉变为了半个专家。
成立合作社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4年11月,在阳山奇牵头下,衡山亚奇红柚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红柚,并陆续吸引带动周边350余户农户、1000余人种植红柚,那些曾经不看好他的村民也加入了“种柚大军”。现在,天水村漫山遍野都是柚子林,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天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柚子之乡。
能折腾或许是村民对阳山奇最深的印象。阳山奇还以“种养结合”的形式在柚子林养殖湘黄鸡。“杂草和虫子可以为鸡提供“天然饲料”,鸡粪又可以为果树提供有机肥,就能形成种养的良性循环,对果树生产也非常好。”阳山奇介绍,果园出产的“亚奇红心柚”已经注册了绿色食品商标,2019年还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8年,合作社生产红柚300吨、出笼湘黄鸡4万羽、鸡蛋60万枚、蔬菜400余吨,实现产值2300万元。2019年,合作社还被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为“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近年来,通过直接帮扶,他免费给贫困户提供农资和技术帮扶,包括果苗、肥料、工具等。与此同时,针对家里没有劳动能力、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力的农户,采取委托帮扶的方式,将合作社年纯收入的8%分红给贫困户。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带动天水村及周边的田家村、糖铺村85户贫困户240人发展产业、脱贫增收。
多方面探索
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
红柚种植已成规模,但阳山奇并不打算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正在研制柚子蜜饯、柚子酒、柚子陈皮糖等品。“等明年柚子加工厂建好了,柚子深加工产品就可以步入正轨了。”
除此之外,他还在摸索如何通过电商渠道卖货。“虽说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上开设了网店,但销量还有待提升。”2019年,他在电商平台销售的柚子占总销量的10%。下一步他计划和专业的电商团队合作,为家乡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
“宁要家乡一培土,莫恋他乡万两金。”在粤漂泊十年,回乡创业近十年。阳山奇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对这句谚语做出了自己的诠释。阳山奇说,如果回到十年前,自己还是会选择回乡创业,“说不清为什么,或许这就是乡土情怀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