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县市区动态 
[衡东县] 我们村的年轻人丨陈建昆:“矿老板”到“村支书”,只为心中的“桃源梦”
发布时间:2021-01-13 10:02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浪潮下,地里刨食的年轻人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他们更倾向到城市务工谋生。但有这么一位“80后”,放弃优渥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他就是衡东县南湾乡桃源村村支书陈建昆。

“你们有着较高的文化,有着开阔的眼界和先进的思想,希望你们发挥聪明才智、挥洒青春汗水,积极投入到我村建设发展中来。”近日,陈建昆给全村的年轻人写了封信,号召大家为建设“美丽桃源”挺身而出、献计献策,早日将桃源村建设成美丽、文明、富裕的小康村庄。

▲桃源村村级活动中心

心怀故土,从“矿老板”跨界“村支书”

今年36岁的陈建昆是土生土长的桃源村人,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文和气。从2010年开始,陈建昆便在郴州市安仁县云翔矿业公司任职董事长,一干就是7年。在大伙儿眼中,他是一名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2017年,陈建昆放弃了“矿老板”这个“香馍馍”,转身成为一名“穷支书”。

“踏上家乡土地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全村党员和群众的信任,我才能当选为村支书,我决不能辜负他们。”陈建昆深感责任重大。怀着建设家乡的热情,揣着一份微薄的工资,他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

桃源村地处衡东县城东南边陲,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在陈建昆最初的印象里,村里基础设施落后,18个村民小组有10个村民小组没通水泥路,产业发展落后,人口不集中,筹资难。

虽然位置偏远,但桃源村有连绵成片的南竹,有号称“竹海”的天然氧吧。“我们村南竹面积超过2万亩,每年产竹20万根以上,但就是因为道路限制无法运输出去,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建昆带领村支两委班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组织村民自筹资金,最终全村筹得60余万元。

资金问题解决后,桃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目前,桃源村3.5公里村级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共解决5个村民小组共计14.6公里长的通组公路,3000多名村民受益。2018年,桃源村成功实现省级贫困村摘帽。

陈建昆算了一笔账,随着道路打通,运输出去的竹子可以卖到每根12到15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里多带来约240万元的收入。

扎根乡村,发展产业为圆“桃源梦”

“现在村里没有多少年轻人,只有产业好了,才能留住他们。”曾经作为一名企业家,陈建昆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吸引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陈建昆认为首先要发展产业,以产业吸引人才。

▲300余亩的红心脐橙和蜜桃种植基地

4年来,陈建昆走家串户,组织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去其他乡村参观学习,因地制宜发展村特色产业。陈建昆首先从村民手中流转山地600亩、耕地200亩,再支持致富带头人分别创立3个合作社,共投入资金约600多万元,种植红心脐橙和蜜桃,再加上原有的蔬菜种植、苗木种植、南竹加工等产业,桃源村的产业建设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陈建昆(左)询问致富带头人脐橙种植情况

目前,红心脐橙和蜜桃已种植300余亩,带动农户务工4000余人次。“随着疫情影响降低,预计今年蜜桃和脐橙产量达10万斤,明年可达40万斤,估计将为每位村民增收600元。”陈建昆告诉记者,随着产业的发展,也会鼓励村民自己投资,加入到各个产业发展中去,不断提高规模效益。

▲陈建昆给脐橙盖上防寒布

“未来,村里每年可实现产业收入20万元。到2022年,可初步实现春天看桃花,夏天、秋天摘果的田园农庄模式,再逐步发展电商产业。”陈建昆心里早已有了规划。桃源村有个诗意般的名字,当然也要有个如诗境般的梦想,那就是把桃源村打造成真正的“世外桃源”。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