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回应代表、委员及群众呼声,我县结合城乡治理标准化开展城乡杆线规范整治,全力攻坚克难,切实提升城乡的细节品位,让衡山的“天际线”更加清朗、“地平线”更加畅阔。
专班化推进——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全县城乡杆线搬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村和城区两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乡镇和部门为成员单位,搭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架构。出台了农村、城区杆线搬迁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治标准,建立奖惩机制,确保杆线搬迁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各级领导紧盯不放、严抓不松,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陆志宏和两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抓落实、盯进度、解难题,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作热潮。
覆盖化摸排——县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广电公司等5家公司牵头、乡村组配合,对全县杆线情况进行联合摸排,登记断裂、倾斜、有交通安全隐患的危险线杆、废弃线杆和散乱、悬垂、飞线的线缆,现场确认具体位置、数量、责任单位,形成工作台账,每周汇总排查情况。截至6月底,共摸排农田电杆10641根,其他电杆(街道、路旁、农户)4350根。
精准化整治——按照谁产权、谁负责和谁挂线、谁配合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排查出来的各类问题杆线进行分类治理。
在农村,选取白果镇岳北村的岳北农工会和万亩连片示范区开展试点,采取清理废弃杆线杆路、扶直倾斜杆线、更换老化断裂线杆、搬迁有交通安全隐患线杆,拉直、捆扎散乱、悬垂线缆,对影响机械耕作的拉线进行优化,对产粮区内多个运营商的重复杆路进行优化合并,进一步提炼杆线标准,再在其他产粮区全面铺开。截至8月底,完成单季稻产粮区废旧电杆清理520根、合并电杆79根、搬移电杆111根,剩余未完成的双季稻区在年底前将全部完成,保障了粮食生产高效、高产,还漠漠田野一片清爽整齐。
在城区,清理整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杆线的老化断裂、有交通安全隐患、重复的杆路;将强弱电线路清理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入地悬垂的主线,捆扎乱接的飞线、剪除废旧凌乱的入户线,更换老化锈蚀附属电力设施,合并优化城区杆路设置,规范线路架设,全面消除城区“蜘蛛网”,城区天空清朗“无线美”。截至目前,移除更换城区各类路牌、杆线120根,启动县政府家属院等6个小区强弱电线路整理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县城秀峰苑、育才苑等2个小区弱电线路综合整理工作,排除安全隐患点16个。
实效化监管——县标准化办、“两办”督查室采取实地督查、暗访等形式对搬迁整治工作实施督导,县人大专门就杆线搬迁提案对相关部门进行督办,督促问题高标准整改到位,确保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建立县、镇、村三级日常巡查机制,强化对规范施工、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搬迁整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建立杆路布设定期会商机制,运营商规划杆路先和镇村协商、再经杆线搬迁联席会议会商后确定并实施,推动新建杆路避开产粮区、阻碍交通等,确保杆线规范整治成果持续巩固。(徐梅芳 邹俊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