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再建一个廉洁文化广场,给我们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同时,耳濡目染清廉文化,让我们的孩子多看些清廉小故事,从小接受廉洁思想的熏陶”“现在村务公开比较及时,但我觉得还可以列得再细点”……近日,一场以“清廉为民”为主题的“首峰夜话·话清廉”屋场恳谈会在雁峰区岳屏镇东湖村先知组召开,在场村民纷纷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是雁峰区坚持“一起做工作”理念,创新“屋场夜话会+”模式,推进基层清廉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雁峰区纪委监委紧扣“清廉湖南”“清廉衡阳”建设目标,结合区域特色,不断丰富形式载体,在全区广泛开展“首峰夜话·话清廉”系列活动,推动“清廉雁峰”建设走进屋场院落、融入百姓生活,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家门口”唠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东湖村跟以前相比,路宽了,水清了,景美了,大家日子越来越好了,这正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的最好印证……”“建设‘绿色东湖’项目,就是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每场屋场夜话会上,联点纪检监察干部用接地气的“家常话”,向群众传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精神,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面对面”解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第一线
“作风好不好,群众来监考。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会上当面提,如果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写纸条、打电话、上网提,纪委信访室的大门随时敞开……”在屋场夜话会上,区纪委监委诚邀当地的村民和企业家代表,反映干部作风、办事服务、营商环境及“急难愁盼”等问题。与会镇村干部当面逐一答疑解惑,能够解决的承诺办理时限,短时间难以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据悉,雁峰区共开展“首峰夜话·话清廉”活动22场次,解答群众疑惑68条,化解矛盾43起,解决实际困难41件。
此外,雁峰区纪委监委在每个村(社区)建立廉情监督员队伍,设立“廉情驿站”,上线“民意直通车”二维码,并依托12388、互联网+监督、监督一点通、监督服务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将监督探头延伸到群众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据统计,雁峰区今年1至10月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15起23人,信访举报实现“四量齐降”,接收量、受理量、重复访、越级访同比分别下降17.65%、50%、75%、68.75%。
“手拉手”共建,让廉洁文化充满乡土气息
“我们雁峰是大雁的故乡,我觉得清廉建设要挖掘志存高远的大雁精神……”为了让清廉建设契合基层实际,雁峰区纪检监察机关广泛征求村(居)民对清廉村居和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据了解,通过“首峰夜话·话清廉”系列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77条。
凝聚了群众智慧力量,廉洁文化建设就有了落脚点。雁峰区着力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大雁文化、船山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形成了“红廉打卡地”山林村、“大雁古道”东湖村、“岳屏公园—抗战纪念城—岳屏广场”廉政宣传文化圈等红廉文旅精品线路,培树白竹皂、厉家冲、苏眼井、高兴村等13个标准化清廉村居示范点,让乡村(社区)遍开“清廉之花”,绘就了一幅“乡味十足”的雁峰廉洁地图。
“人民群众获得感是检验清廉建设成效的‘试金石’。我们将继续广开言路、广纳良言、广察实情,让清廉建设在雁峰落地生根,结出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民风清醇、干群亲清、社会清朗的累累硕果。”雁峰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仇寿海说。
(通讯员 张兆兴 周蔓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