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融媒11月18日讯(融媒体记者 文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衡东县已经建成我省最大的“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场,将年产“四大家鱼”原种鱼苗8亿尾。
在衡东县大浦镇托源村的湘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记者看到工人在繁育池中,正忙着查看鱼类亲本的生长状况,为全年的鱼苗孵化生产打下基础。湖南湘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渔业的发展,现在外省和本省的客户也从过去的几十户增加到了一万多户,效益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衡东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种质资源普查摸清家底,激励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吹响种业振兴的号角,带动县域农民增收7000万元。
“之前鱼塘在荒废,村里的贫困户把鱼塘承包起来,一年投放鱼苗,可以增加几千到几万不等的收入。”湖南湘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衡东县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保护四大家鱼种质资源。该县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场的孵化车间、孵化池、产卵池等基础设施建设。3年来,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孵化车间1275平方米,新建孵化池400多平方米、产卵池230平方米、鱼苗鱼种产地检验检疫实验室1个。
“该基地作为我省最大的‘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场,年产达到8亿尾,为我县的禁捕退捕工作和乡村产业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周树林说。
衡东县还加大对湘江、洣水、永乐江等流域水域环境的治理。近3年来,先后开展千船上岸、清波行动、天眼建设等禁捕退捕活动,以及鱼类增殖人工放流等活动。目前,在湘江、洣水衡东段水域,已完成智慧渔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湘江、洣水衡东段水域实现全覆盖、全天候、零死角监控,有效保护了全县江河渔业资源。
“ 我们农业农村部门将紧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的主题,建设好我们湖南的‘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场,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县农业‘芯片’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为我县乡村振兴和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华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