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结果揭晓,衡阳县人民检察院的1个法律监督模型获得三等奖,这也是今年全省唯一获奖单位。
此次竞赛,从全国各地报送了568个参赛模型。衡阳县人民检察院的获奖模型名为“未检控辍保学全流程监督模型”,与此前市人民检察院、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的一些发现有关。
衡阳县人民检察院曾在办理一起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发现,该案10名被害人中有2人的年龄在15周岁以下,本应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可实际上他们已经辍学1年以上。
检察官通过进一步调查获悉,她们的学籍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在册不在校学生,即“隐性辍学”学生。而这类失去学校管教的孩子,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遭受不法侵害。
如何破解“隐性辍学”发现难,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衡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市人民检察院指导下,依托数字建模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失辍学未成年人开展精准画像。即通过调取公安、法院、民政、残联等单位数据信息2万余条,提炼出15周岁以下、事实孤儿、行政违法、未成年被害人等特征要素。再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违法犯罪情况四个维度进行数据碰撞,赋分计算,模型自动生成可能辍学失学未成年人名单。然后结合人工分析研判、调查走访核实,筛选出辍学失学高风险人员。
6月30日,衡阳县人民检察院联合该县9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义务教育适龄未成年人信息共享、帮扶干预、督查追查、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完善支持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