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县市区动态 
[衡南县] 稳预期 强信心 抓落实 重实际——二论贯彻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4-01-15 13:14      来源:微衡南     浏览量:
字体:


稳预期 强信心 抓落实 重实际

——二论贯彻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清泉融媒评论员


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时,肯定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回升向好"的态势,指出了当前全县经济发展还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明确了2024年全县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的方法论,传递出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矛盾和狠抓工作落实的积极信号。

目标是指南针,问题是突破口。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提振2024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决心,直面问题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真正本领是重要一环。将困难问题讲透彻、说清楚,是为了谋划更睿智的应对之策,也彰显了发展的底气和决心。县委明确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从"彰显责任担当的现实需要、基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契合宏观大局的科学预期"三个方面,将2024年衡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确定为6.5%以上。目标定得客观、科学、实在,既体现了争先创优的目标导向,起到提振信心、凝聚人心的效果,又传递了"跳起来摘桃子"的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激发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纲举则目张,执本则末从。实现2024年全年经济目标,特别要注重把握"稳预期、强信心、抓落实、重实际"这四条原则,深刻领会和运用其中的科学方法论。

"稳预期",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既牢牢把握"稳"这个大局和基础,又牢牢把握"进"这个方向和目标,不断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实现更加坚实、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稳"。要坚持先立后破、以立促破,通过改革创新把新规矩、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立起来,让经营主体和群众有稳定的预期,营造居民敢消费、企业敢生产、市场敢投资的良好氛围,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衡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强信心",就是既要看清短期的、阶段性的"形",又要读懂长期的、根本性的"势",在看到短期困难挑战和阶段性压力的同时,更要增强长期发展的信心和韧劲。要看到,全国和省、市释放的诸多政策利好,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要看到,今日之衡南,拥有区位、产业、营商环境等各方面优势,加快构建"一主一特双总部"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中国输变电第一县",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又有利于经济动能加快积蓄。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子,就一定能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抓落实",就是要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充分调动各领域、各层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抓落实的合力,切实以一马当先的姿态抢抓机遇,以立说立行的作风推进工作,以争先创优的干劲争当一流。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抓落实、树牢正确政绩观抓落实、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抓落实、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抓落实、用好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抓落实、厚植为民情怀抓落实、树牢底线思维抓落实、优化政治生态抓落实、提升能力素质抓落实、凝聚强大合力抓落实。

"重实际",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重在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深化"走找想促"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好促进发展。要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规范督查考核事项,让基层同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狠抓落实上。要不断提振干部精气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五个过硬",永葆蓬勃朝气、满怀昂扬锐气、弘扬浩然正气,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团结一心,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就一定能够把加快建成"四区一花园"美好蓝图变成铺展在衡南大地上触手可及的锦绣画卷。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