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回望2023年,蒸湘区把握发展大势、提振发展信心,聚焦“五区”建设、发展“五大产业”,提振精气神、奋力“闯创干”,沿着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航道奋勇前行。盘点经济社会各项成绩单,就像打开一扇扇窗口,让人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蒸湘”:
预计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19亿元,增长5%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1.4:32.6:6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015个,其中企业2164个,现有市场主体总量位列城区第一。净增“四上”企业51家。二雨公路获评2023年“湖南省最具人气路”。
▲金钟夜市开市人气爆棚。
2023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之一:调查研究走深走实。率先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交流、大提升”活动,聚焦产业发展、闲置资产、财源建设、零散土地、工作短板等5大方面30个课题开展调研活动235次,参与群众6600余人,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省委组织部“红星云”以《蒸湘区“三点发力”推动“走找想促”成果转化运用》为题,进行宣传推介。
之二:产业项目提速增效。衡钢及钢管深加工园区总产值157.39亿元,同比增长5%,衡钢集团开放型经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推介。钢管科盈、鸿菱管材、盈德气体、鸿源管业等公司产值突破亿元。金坤包装、誉湘龙等企业已纳入我市上市企业储备库。
之三: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深化“12345热线”工单标准化办理,工作经验获省政务局推介。衡钢第三代特殊扣套管挺进国家首口“万米深井”,创下同规格套管下井最深纪录。南华大学获批“先进核能设计与安全”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款肝癌“哨探”投入临床使用。良平农牧、中再再生等11家公司成功认定为2023年度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之四:乡村振兴亮点频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省现场考核得分全市第一。金雁米业建成年加工能力20万吨的优质稻米加工生产线,获评“湖南省智能化制造示范车间”。创新举办“乡村合伙人”系列活动,开展“无废村庄”创建,打造“可食地景”示范点。《人民日报》刊发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磅报道《铺展和美乡村新画卷》。
之五:民生实事书写暖心答卷。新增城镇就业4106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成功创建了省级“健康区”。完成20家医院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17家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医保报销。启动书山路小学建设和新阳小学改扩建,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智慧教育项目建设及薄改能力提升,获评湖南省劳动教育实验区,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五育并举”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推介,美育工作在《人民日报》刊发。36项省市区定民生实事项目按时序完成。
之六:巩固安定团结新局面。深入推进“码上找代表”工作。落实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力支持区人大常委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监督。创新打造新阶驿站2家,建立全市首家律师行业实践创新基地1个。积极对接香港乐群慈善基金捐助,实现侨界人士办公益事业“破零”。成立城区第一家归国华侨联合会、城区第一家青年企业家商会。打造“青领航”“蒸蒸日上”等思政教育、志愿服务品牌,共青团改革工作经验获团中央推介。
之七:铸就平安蒸湘新高地。全区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县市区”。率先在全省创新使用预告登记执行举措获《人民法院报》推介,荣获全省人民法院案例工作先进单位。区人民检察院办理各类案件2829件,人均办案数居全市基层检察院首位。
之八:宣传思想文化有声有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舆情信息被中宣部采用2篇,被省委宣传部采用22篇。着力构建“大宣传”格局,全年外宣发稿5640篇,其中央媒459篇,央媒重稿74篇;省媒2547篇,省媒重稿196篇,义务教育、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湖南日报》等关注和推介。廉洁宣传片《从心出发》获2022年湖南新闻奖二等奖。红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获评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2人获评“湖南好人”,1人获评“新时代湖南好少年”。
▲蒸湘区雨母山风景区景色迷人。全媒体记者王靖摄
2024年九个方面全面发力
光阴不系过往,江河向前奔腾。
2024年,蒸湘区必将在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落实“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中,聚焦“五区”建设、发展“五大产业”,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现代化新蒸湘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是系统推进产业强基。狠抓钢管及深加工产业延链补链、杨柳汽车街区三期建设、呆鹰岭中小企业产业园腾笼换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全区与南华大学地校合作,狠抓对外开放。
二是持续推进财源拓展。加快推进长湖片区、雨母山文旅新城项目开发;切实做好房地产业服务解难,稳定财源重要支撑;强化财税收入征管协作,提高财税质量和总量;奋力争资储项,想方设法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集中财力办大事;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坚决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三是攥拳推进安置攻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征拆新政,完成安置清零行动。
四是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在雨母山度假区建设上彰显新形象,在城文农旅项目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蒸湘文旅产品开发上实现新跨越,在城文农旅融合发展上建立新机制。
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要提效,人居环境要提质,乡风文明要提档,集体经济要提标,乡人乡建要提能。
六是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民生事业,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抓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七是高效推进营商安商。提高政务效能,打造公平市场,抓好招商引资,培育企业主体。
八是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抓住企业环保改造以控排,抓快管网设施建设以截污,抓实常态管理运行以保洁,抓好责任机制落实以联治。
九是有序推进平安创建。以创成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区为统揽,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以整治风险隐患为重点,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动力,提高全社会治理效能。
▲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衡阳蒸湘赛段开幕式和发车仪式在杨柳汽车城举行。
(除署名图片外,其他由蒸湘区委宣传部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