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衡阳县渣江镇人山人海、商贾云集,吸引周边10多个乡镇及邻县双峰、邵东等地共6万人“赶二八”,当天总成交额约6000万元,创历史新高。
渣江镇是衡阳县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渣江镇“赶二八”起源于清朝,主要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做准备,交易的产品以农具、农资、土特产等为主,交易产品达1000种之多。该地区的春社习俗,是南方地区特别是湘南地区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活化石”,入选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做好今年“赶二八”安全维护,渣江镇党委、政府制定了“赶二八”期间安保方案,成立了由政府牵头的工作专班,出动全体包村干部及城管队、派出所,交警队、运管所、工商所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提前发布公告,调整营运公交、班线车辆行驶线路,确保万无一失。记者登高俯瞰,渣江镇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现场人声鼎沸,购销两旺,从生产资料、农资产品,到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许多厂商还大搞促销活动。
渣江镇党委书记王星星介绍,今年,还将筹备举办土菜文化节,同时,聚焦产业项目发展,努力打造渣江特色产业品牌,围绕彭玉麟故居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擦亮“千年渣江、雪帅故里”的金字招牌,切实推动清正渣江、特色渣江、风韵渣江、平安渣江、幸福渣江、千年渣江“六个新渣江”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