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衡阳通讯》2024·06(11—12月)总第220期
近年来,衡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四链"为抓手,做好"加减乘除",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我县在营商环境评价中总体成绩排名全省第38、全市第3,较2022年有较大进步。主要做法如下:
一、构建"机制链",在提振信心上做"加法"
一是建立高规格推进机制。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34个职能单位为成员的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召开600多人参加的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最大决心、最高规格、最强举措,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让企业群众切身感受到"只要在衡南、办事都不难"。
二是建立高标准落实机制。对标省评指标,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分解日常工作任务,做到定人、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结合实际,出台护航营商环境"九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八个严禁",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律先停职检查,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建立高频次考核机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评办法》《百名重要岗位负责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评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聚焦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执法方面,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连续几年开展全县营商环境测评,对每类综合考评结果排名最后的行政执法股室(大队)负责人,给予调离岗位或免职处理。
二、构建"纾困链",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通过分类处置闲置土地和收回低效工业用地、抓好耕地"占补平衡"、允许关联企业联合参与产业链项目土地竞买等方式,有效盘活了土地,提高了利用效率。出台《衡南县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县所有签约项目的要素保障积案化解,重点解决衡南高新区50余家企业土地供应问题。
二是强化政务效能。创新推行"‘清’易通·‘码’上办"政务服务,自2022年5月推行以来,共收到来信970件,目前已办结968件,办结率99.79%,回访满意率95.46%。2024年来,共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21597件,工单按时办结率99.67%,回访满意率89.29%;受理市长信箱来信82封,办结率为98.78%,回访满意率93.90%。
三是强化为企解难。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企业家接待日"活动、送解优专项行动,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协助三易精工等50余家企业获得"潇湘财银贷"资金8000余万元;帮助企业达成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216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840万元;为园区企业招聘用工1230人,引进大专以上学历人才176人。
三、构建"培育链",在激发动能上做"乘法"
一是"一对一"服务。对照"四上"企业入规标准,由县科工信局牵头,全面摸排全县企业经营现状,建立"四上"企业基本名录库、目标库和培育库;组织园区、发改、统计等部门深入企业一线,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形成"政府搭台、部门唱戏"的工作格局。如衡南高新区精准开展联企服务,在辖区企业张贴服务联系牌,实现园区每名领导干部服务企业"包干到户"。
二是"面对面"恳谈。联企县级领导先后到特变电工、得意电子、千姿服饰等企业召开80余次工场恳谈会,面对面"零距离"听诉求,收集意见建议157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对在库企业关注度高的产业支持、减税降费、营业收入等问题,科学分析研判,引导目标库和培育库企业,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提升企业纳统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四上"企业入库质量。
三是"实打实"奖励。出台《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实现倍增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质改造、升级换代等实施奖励扶持。设立300万元的工业发展资金,近年县财政每年对企业的奖励资金超过1300万元,用"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原地倍增。
四、构建"法治链",在化解纠纷上做"除法"
一是当好"宣传员"。整合全县公安、司法、法院、检察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律服务团,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以"警官讲堂""律师讲座""法官说法""检察官宣讲"为主题的屋场恳谈会100余场,引导企业合法生产经营。"屋场恳谈会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做法获《人民日报》重点推介。
二是当好"调解员"。坚持"调为主、和为贵"的思路,调解涉企矛盾纠纷2716件,其中跨省邀请安徽商会调解涉企纠纷1件;在园区挂牌成立"涉企服务中心",促进企业纠纷诉源化解。对2020年以来6646件涉企案件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涉民营企业刑事、民商事、行政和执行等案件,严防错案发生。
三是当好"护航员"。办理涉营商环境行政案件48起,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30件,破获刑事案件30起;行政拘留56人,刑事拘留48人;办理涉企执行案件2525件,执行到位84767.12万元,执行案款发放率100%。助力企业合规改革,切实转变办案观念,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