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政办函〔2024〕2号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4年衡阳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2024年衡阳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29日
2024年衡阳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为全面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全市招商引资新局面,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重点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全年招引项目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0个以上;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150家以上,实际到位资金400亿元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3.5万余人,占在外务工人员的3%,完成返乡创业投资额105.62亿元以上;“校友回湘”工作取得显著突破。
二、主要措施
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区域实施精准招商。面向京津冀地区主要是推动央企总部、区域总部及总公司落户衡阳,面向长三角等地主要是引进跨国公司、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湘商回归。瞄准“三类500强”、上市公司、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大力招引总部型、研发型、链主型、引领型项目。
坚持“原地倍增”和“招引新增”并举,更充分发挥我市在原地倍增上的传统和优势,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解三忧”,推动更多骨干企业“老树发新芽”“剪枝促成荫”。坚持招商引资和“湘商回归”“返乡创业”“校友回湘”一体部署、一体推动、一体考核,持续唱响“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旋律。
(一)围绕“六主四辅”,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
“六主”主要包括:
1.抓实产业链招商。擦亮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输变电装备、盐卤化工、电子信息、钢管精深加工)、有色金属、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五张产业名片”,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招商,实行链长负责制。加强产业链研究,紧扣“五单一图谱”,着力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推动以市场、场景招引产业链企业,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产业链招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加快推进输变电、有色金属、盐卤化工三大千亿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责任单位:市相关产业链链办,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市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市招商小分队,各县市区、园区)
2.夯实产业园区招商。完善产业园区水、电、路、气、光等基础配套,抓好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加强项目对接,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向产业园区主阵地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发展质效。各级园区要加大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清理清退,加强要素保障,努力实现“地等项目”“要素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3.聚焦旅发大会招商。充分把握承办湖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的宝贵历史机遇,围绕第三届全省旅发大会重点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各县市区为重点,围绕重点文旅项目进行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并加快重点项目的签约落地和项目开工,为旅发大会隆重召开和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市政府各驻外办事处,各县市区、园区)
4.强化产业转移招商。立足资源禀赋细分领域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衡南绿色食品产业园、衡阳县船山时间谷、界牌陶瓷工业园和小家电产业园、衡山智能制造产业园、衡东泵业产业园和印章产业园、祁东储能新材料产业园、常宁湘南纺织服饰基地、耒阳童车产业园、珠晖眼镜小镇、石鼓新型装备产业园及高新区智能视听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筹建“智能家居产业园”和“衡器产业园”,以特色产业园为依托,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5.加强数字经济招商。依托“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大力开展数字经济招商。锚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医疗等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推动数字经济“领头雁计划”,创新开放应用场景,做强做大产业基金,引育并举培养一批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总部型企业。(责任单位:衡阳高新区、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
6.重视平台节会招商。充分利用欧洽会、进博会、中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沪洽周、全球湘商大会、侨商大会、衡商大会及“输变电产业高峰论坛”等重要节会和国内外商协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挖掘资源,精准服务对接,设立“招商联络处”,助力招商工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四辅”主要包括:
7.探索基金招商。发挥财信金控、南粤基金等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进一步做大产业扶持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着力推动“以资引资”,力争一批重大项目达成合作,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基金、股权的方式投资,吸引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落户。(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8.鼓励委托招商。筛选有资质实力、专业化强、信誉度高的专业招商中介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与行业协会、专业招商机构、国内外知名会计(律师)事务所等合作,建立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新机制,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9.推进科技招商。鼓励企业建设国内一流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引进行业内具有领先技术水平、较强产业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大幅提高科技对转型跨越发展的贡献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10.拓展网络招商。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设计制作电子宣传册、电子邀请函、电子名片等,积极利用微信、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洽谈交流,进行“屏对屏”、“线对线”招商,积极借助互联网推介衡阳投资环境,发布产业投资需求。加紧在谈项目跟踪,建立长期高效顺畅的项目信息线上对接机制,形成招商引资信息集散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二)围绕“出海行动”,提升招商引资外向度
1.支持本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组织开展“一带一路”、中非经贸促进活动,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出海行动”,赴境外参展办展,优化助企服务,帮助外贸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侨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2.围绕重点国家开展国际招商。围绕精细化工、输变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积极参加“欧洽会”、展销会等国际展会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国、德国、日本、沙特阿拉伯、莫桑比克、刚果(金)等欧美、亚非重点国家的企业、商协会及联合会联系,组团赴境外开展招商对接,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投资。借助国际产业转移平台机构,加快建设驻外商务代表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外事办、市贸促会、市侨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3.加强国际友好城市经贸往来。加强与日本栗东市、韩国庆州市、西班牙托莱多市、菲律宾黎牙实比市等10个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友好往来,以外事促外经。定期召开视频会议,促进国际经贸往来。对条件成熟、经贸往来较多的国外城市推动建立友好城市,寻求合作机会。(责任单位:市委外事办、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侨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三)围绕“环境优化”,强化招商引资保障
1.优化政务环境。对各类经营主体做到同等对待,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2.优化要素环境。提前做好土地、道路、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有效减少企业从落地到投产的时间,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用能、用工、用水等要素成本,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金融办、市水务投、国家电网衡阳供电公司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3.优化信用环境。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严格政府允诺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审查,完善政府守信践诺、失信追责等制度机制,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严格兑现招商引资过程中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增强企业活力以及再投资的信心。(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4.优化法治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律法规供给,遵守妥当性、适当性和比例原则合理行政,以过罚相当的监管措施落实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执法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良好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招商引资联席调度机制,联席调度机制每个月对“招商引资”及“湘商回归”“返乡创业”“校友回湘”工作进行统筹调度。市长任第一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侨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及县市区、园区为固定成员单位。由市商务局负责联席调度议题筹集及准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二)加强力量整合。坚持商务部门牵头抓总,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属地(园区)负责的原则,统筹宣传、外事、财政、文旅、工商联、贸促会、侨联等单位的资源力量,一盘棋推动高水平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外事办、市财政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市侨联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三)强化激励考核。完善考核体系,充分利用“五制一平台”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的目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资企业占比、重大产业项目占比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奖优罚劣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四)锻造过硬队伍。选优配强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加大招商专业人才引进力度,突出精准引才、靶向引才。进一步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培训工作,通过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干部视野,提升招商引资干部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对表现突出的干部,重点培养使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园区)
附件: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清单
附件:
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清单
单位 | 招商引资总额(亿元) | 引进“三类500强” (个) | 实际使用外资 (万美元) | “湘商回归” | ||
新注册企业(个) | 涉税市场主体(个) | 到位资金(亿元) | ||||
衡南县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衡阳县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衡山县 | 110 | 1 | 280 | 9 | 6 | 27 |
衡东县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祁东县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常宁市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耒阳市 | 210 | 2 | 460 | 15 | 10 | 35 |
南岳区 | 40 | 0 | 30 | 3 | 2 | 12 |
雁峰区 | 60 | 1 | 100 | 6 | 4 | 24 |
石鼓区 | 60 | 1 | 100 | 6 | 4 | 24 |
珠晖区 | 60 | 1 | 100 | 6 | 4 | 24 |
蒸湘区 | 60 | 1 | 100 | 6 | 4 | 24 |
高新开发区 | 210 | 2 | 800 | 15 | 10 | 35 |
松木经开区 | 100 | 1 | 700 | 6 | 4 | 14 |
白沙绿岛 | 40 | 0 | 30 | 3 | 2 | 6 |
全市合计 | 2000 | 20 | 5000 | 150 | 100 | 400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