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新华网刊登报道《衡阳:小微河流清淤疏浚让“毛细血管”畅通》,对我市小微河流清淤疏浚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防汛抗旱,增加沿河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方面进行报道。
2021年市政府将小微河流清淤疏浚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民生实事,全市计划用五年时间,每年实施1000公里小微河流清淤疏浚,并列入市财政预算,按照每公里10000元的建设标准进行奖补,五年财政预算资金5000万元。
各地积极运用小微河道清淤疏浚这个抓手,统筹好资金使用,结合“一乡一亮点”、“一县一示范”美丽河湖建设,系统推进实施。通过小资金大撬动,掀起了河道清淤疏浚高潮,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县乡两级积极投入,吸引民间筹工筹劳、社会资金参与累计超过3000万元,两年以来,全市年实际完成河道清淤2200余公里,超出实施计划200公里。
小微河道清淤疏浚通过杀青、清淤、岸坡整治等方式对河道进行彻底清理,进一步改善河道脏乱、淤塞等问题,河道的行洪功能、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特别是在今年面临极端干旱的情形下,小微河道清淤疏浚发挥重大效益,通过疏浚小微河道彻底打通粮食生产抗旱保灌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全市累计改善100万余亩农田灌溉。
附:新华网2022年11月28日报道
衡阳:小微河流清淤疏浚让“毛细血管”畅通
2021年,衡阳市在湖南省率先开展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五年行动,以“河长制”工作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畅通“毛细血管”,目前已完成小微河流清淤疏浚2000余公里。
雨季防洪旱季耐旱
丁家港小微河道在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新庄村段长度约7.1公里,是村里2000多亩农田的主要水源,由于长期没有清淤,蓄水行洪能力较弱,遇雨易涝,遇旱易涸。
2021年9月,新庄村对丁家港堵塞最严重的2.1公里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使之蓄水行洪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谈起丁家港清淤疏浚带来的好处,白果镇新庄村种粮大户张三军有切身体会:“虽然今年上半年强降雨,但河水并没漫上来淹没稻田。下半年干旱了这么久,河里依然有水灌溉,所以我家粮食产量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信心倍增的村民们强烈要求加大力度,完成4.5公里清淤疏浚任务,完工后,丁家港新庄村段蓄水能力可增加2.7万余立方米。
五年将清淤疏浚5000公里
衡阳市小微河流数量多、里程长,灌溉面积大,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去年,衡阳市全市召开1000余次“屋场+河长制”恳谈会,收集河流问题4219个,其中,反映小微河流淤塞不通、水质差的问题达65%,清淤疏浚小微河流成为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衡阳市河长办将这一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后,引起高度重视。衡阳市委常委会及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决定,把小微河流清淤疏浚纳入“河长制”工作重要内容,在全市开展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五年行动,计划从2021年开始,每年完成1000公里任务,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市所有小微河流完成清淤疏浚。
据悉,该项工作由乡、村两级负责实施,市、县财政按10000元/公里奖补,五年财政总奖补资金达5000万元。截至今年11月中旬,衡阳市已完成2000余公里小微河流的清淤疏浚任务,全部经各县(市)区验收通过合格,衡阳市河长办、衡阳市财政局复核抽查通过率为100%。
疏通了河道也疏通了群众的心
初冬时节,柿江河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小桥社区段,河水潺潺,两岸整洁干净,河岸宽敞处,建起了休闲广场和纳凉亭。过去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这里是村民们散步、跳广场舞的休闲热地。
衡阳县岣嵝乡凤凰桥河、耒阳市大市镇芭蕉河、常宁市胜桥镇陈家河、祁东县白地市镇车壁塘河……与柿江河小桥社区段一样,衡阳市不少乡镇把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不仅让淤塞的小河畅通,更重现小桥流水的乡村美丽画卷,让乡愁记忆定格在广袤的田野。
淤塞的小微河流疏通了,农田排水引水通畅了,群众心里的堵点,也打通了。
作者:王靖 肖静 谢小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