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媒体评论 
衡阳日报评论员:优化营商环境是强大动能
发布时间:2022-10-08 09:02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优化营商环境是强大动能

——二论我们为什么要进一步优作风

■衡阳日报评论员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衡阳正处于加快推进中心化进程,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才能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一个地方风气正不正、营商环境是否优化,领导干部是关键。可以说,干部作风就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和“风向标”。领导干部展示什么样的作风、追求什么样的业绩,就是展示着一个地方有着怎样干事创业的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有政通人和的营商环境。9月29日,全市优化干部作风动员大会上,市委公开发布《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九严禁”》,列出负面清单,就是要通过狠抓干部作风,让优化营商环境显见成效。

持续优化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强化亲切服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俯下身子为企业发展解决问题,营商环境才能不断优化,项目推进才能势如破竹。要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持续深化“放管服”、赋“码”保护机制等改革,及时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要加快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严厉打击落实政策“打折扣”、涉企服务“踢皮球”、审批监管“设路障”等行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通过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百日行动,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份内之责。

持续优化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做实平等文章。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就要求对于市场主体,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均可依法平等进入,“非禁即入”。领导干部要坚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远近,平等对待每一个企业,严禁市场准入“搞歧视”、部门责任“不落实”等行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坚决破除所有制歧视、大小歧视、新老歧视,坚决破除不必要的限制和隐性壁垒,在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上下足功夫,将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持续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念好法治要诀。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就要求领导干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企业各类事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严厉打击司法“滥用权”、项目建设“乱干预”等行为。特别是要倡导契约精神,坚决兑现政府各项承诺,从而构建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用法治为市场主体“安心定神”、为投资企业“撑腰壮胆”。

持续优化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要坚守清爽底线。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既要求严厉打击“索拿卡要”“雁过拔毛”等政商交往“不清爽”行为,也要求领导干部重商亲商,用心用情帮助企业发展壮大,高扬清清爽爽的政商交往之道。要巧妙地把“亲”与“清”有机结合起来,杜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腐败行为。要发扬“两袖清风”的传统美德,既要亲近不疏远,又要清洁不腐,从而形成越亲越清、越清越亲的良性循环。

竭其心、攻其事、事必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以“亲切”为血液,以“清爽”为风骨,始终秉持真抓实干、善作善成,“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让“雁峰烟雨实堪夸”这座乘“峰”而上的城市,有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奔腾。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