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媒体评论 
我们离雷锋精神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3-03-06 09:45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我们离雷锋精神有多远?

■张云峰

我们与雷锋精神之间差一个字就是:德。这里的“德”,主要是指品德和美德。雷锋其实就是“德”的化身,所以我们就应该在“德”字上下功夫。正如《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就要明德、要立德、要修德、要行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与雷锋精神之间差二个字就是:精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年轻人尤其如此。毛泽东曾说年轻人就如八九点钟的太阳,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勉励年轻人应该朝气蓬勃,而不应该暮气沉沉。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精神的成长,应该抖擞精神地学习生活,弘扬奉献精神、钉子精神、乐观精神,如同雷锋一样,做一个快乐的奉献者。因为你的心怎样,世界就会怎样。

我们与雷锋精神之间差三个字就是:行动派。学习雷锋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并不需要掌握“核心科技”,只要心动加行动,就能创造和传播正能量。而且,雷锋式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行为训练,就是最好的性格塑造,正如心理学所说的“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与雷锋精神之间差四个字就是:生活方式。很多人学习雷锋,就当做是一场运动,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还有的把他当做是一种负担,勉强被动地去学习,如此永远得不到雷锋精神的真谛。只有把雷锋精神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呼吸一样,一吐一纳,“吐”代表奉献、给予、分享;“纳”代表吸收、兼容、拥有。人只有吐纳平衡、呼吸顺畅、身心和谐,才能永葆生命的活力。

我们与雷锋精神之间差五个字就是:最好的自己。学习雷锋不是为了成为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其实就是在追求做最好的自己,以雷锋精神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而现在校园有一种“怪现象”:早餐是在路上吃的,觉是在课堂上睡的,梦是在白天做的,日子是和手机一起过的,这怎么能够成就最好的自己呢?所以,学习雷锋精神,我们首先应该把眼前的事做好,把自己的事做好,把一切小事做好,这就是最好的好事。

最后,让我们鞭策自己,让我们离雷锋精神近一些,再近一些:从立“德”开始,焕发“精神”,做个“行动派”,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遇上“最好的自己”!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