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祁东县马杜桥乡6个省级贫困村摘帽出列,老乡功不可没
发布时间:2020-09-15 08:26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近日,祁东县马杜桥乡乐园村众善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猕猴桃园开园了,务工的村民们忙着采摘,线上销售平台一张张订单让大家欣喜不已。这个猕猴桃基地是2015年由乡村能人蒋松林兴办的,目前整体投资突破了450万元,种植的猕猴桃品种有翠玉、红阳、金艳等多个优良品种,让许多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马杜桥乡位于祁东县西北部,是全县最为偏远的山区乡,素有祁东“西北利亚”之称。因为自然条件的原因,马杜桥乡大山苍茫,田土稀少,全乡6个村不足15000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1103户3752人,贫困综合发生率达到25%,是省级贫困乡。

近年来,马杜桥乡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策略,实现“能人回、产业兴、穷根拔”。回水村38岁的萧晓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做外贸,十年前月薪就有1500美元,但是,他依然回到马杜桥,创办了回水科技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流转1200多亩荒山,投资600多万元种植吴茱萸,走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新路子。同时,他还将废弃的茱萸籽和枝杆磨成粉,用来养鸡,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马杜桥“药鸡”品牌,十分畅销。

像蒋松林、萧晓民一样心系桑梓返乡创业的农民,全乡就有50多个。他们充分利用大山资源,创立各类能人产业合作社15个,因地制宜发展药材、油茶、水果种植、特种养殖和旅游等产业,都以吸纳贫困户入股为己任。据统计,目前马杜桥乡90%以上的贫困户都加入到了各个产业合作社,除了每年分红外,贫困户劳力每劳动一天,至少能拿到80元的工资。此外,还为愿意单干的贫困户和外地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带动了一批种养专业户。

因为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马杜桥乡商会也应运而生,为全乡的脱贫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商会已达成回乡投资意向的项目共9个,其中湖南马杜桥食品有限公司、绿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已落地生根,总投资超2亿元人民币。同时,马杜桥乡“回”“引”兼顾,收到很好效果。2015年引进的俊宇农业公司,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新开发荷花田270亩,青蛙养殖基地100亩,黑糯米种植50亩,红心猕猴桃及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50亩,向日葵及格桑花种植50亩,投放荷花鱼鱼苗8万斤。同时,该公司依托现有开发土地,积极打造观光农业旅游区。5年共实现帮扶贫困户222户700人,累计发放劳务工资80余万元。

如今的马杜桥乡,6个省级贫困村己全部摘帽出列,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仅有16户44人,贫困综合发生率下降至0.29%。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