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从全市粮食产业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集中力量做好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新建和改建50个以上标准化早稻集中育秧基地。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除和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抓好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对于稳经济、稳全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稳定粮食面积,会议要求,要着力抓好早稻集中育秧,推动全市新建和改建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50个以上。要扎实推进万亩双季稻示范基地创建,每个县要建好4个以上的万亩双季稻示范基地,各粮食主产乡镇要建立千亩双季稻示范基地;要因地制宜增加旱粮面积,积极发展旱杂粮生产,实现全市以红薯为主,玉米、高粱、马铃薯等旱粮面积在70万亩以上;要坚决消除耕地抛荒,对辖区内现有的常年性耕地抛荒进行全面清查,建立抛荒治理台账,找出抛荒原因,落实种植主体。
会上,衡阳县西渡镇、台源镇花江村分别介绍了整镇、整村推进“一村一品”粮食生产发展模式,粮食加工企业代表与部分镇村代表进行了“一村一品”优质稻订单签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