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蒸水水质长期稳定向好,市人大代表、民进衡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廖晟建议,在不断完善跨流域综合治理与工程治理等常规治理的同时,应三管齐下,更加注重和强化生态治理。
推进流域生态缓冲带和绿色保护带建设。拓宽蒸水河两岸绿化面积,在蒸水河面源污染重点区域选用适宜乔木、灌木建设防护林,进行生物隔离。划定蒸水河流域保护安全线,确保安全线以内无种植、畜禽养殖、垃圾倾倒等行为。同时,在蒸水河两岸构建河岸生态护脚、护坡,基底材料应选取孔隙率高的砂砾料。在岸堤的坡上和顶部种上适宜的灌木、花草,在岸堤的下部种上柳树等保护岸堤的林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堤岸土体,使生态河堤的植被发挥涵蓄水分的作用,让河堤土壤中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高河堤土壤的孔隙率,丰水期让水向堤中渗透,枯水期使水反渗入河,发挥滞洪补枯的作用。
注重生态调度,在蒸水河建设生态湿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让河水、植物、生物(动物和微生物)、土壤、堤体之间相互共存,让河水与堤防、亲水动植物形成闭环的完整生态链,促成河水与河畔植被紧密连接和水汽循环,增进河堤土体与水体的交换和循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局部生态系统,进而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二是采取局部修复措施,在蒸水河干、支流选择适宜河段,通过人工浮岛、滩地、沙洲,培植亲水植物,建造出各种类型的人工生态湿地,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配置亲水植物,按照自然物种多样性原则,从“陆生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植物—浮叶沉水植物”依次渐变设置,让河水流经人工生态湿地时,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微生物对河水中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吸附、吸收、降解、固定等作用,实现水质净化。
恢复蒸水河生态系统。在蒸水河衡阳境内全流域投放鱼苗,达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目的。同时,在蒸水河衡阳全流域常年实施伏季禁渔工作,禁渔期间,严厉打击违法捕捞和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确保放流效果。把淤积河床的淤泥、固体废弃物、水流冲刷沉积物等从河道中清理出去。对蒸水河生态治理有利的沙地、滩地进行合理保留和利用,并将一些狭窄河段进行适当拓宽。对河道岸线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堆砌废弃和非法采砂、取土、破坏堤防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问题责任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开展清理整治,为河流生态治理创造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