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衡阳县刘珣公祠:当年秘密根据地,今成红色景区
发布时间:2021-04-01 14:53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3月30日,衡阳县西乡牌楼冲刘珣公祠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刘道衡的亲侄女、今年84岁的刘碧云女士来到这里参观刚整修完工不久的刘珣公祠。正在参观之际,恰逢衡阳县第四中学组织师生来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受师生们邀请,刘碧云女士现场与师生们分享了80多年前祠堂内秘密发生的革命抗战故事和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让现场所有人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对党忠诚、为国出生入死的无私献身精神。

刘道衡,湖南衡阳人,我党优秀的地下党员。从1938年开始,他曾带领众多地下党员以教书为掩护,长年在刘珣公祠内开展地下革命工作,为党搜集情报。

新中国成立后,刘道衡历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参事室副主任、政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办公室主任。

1968年,刘道衡去世,享年76岁。1979年国务院在其悼词上这样评价道:“他以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政治责任感,在严峻的环境中,勇敢、沉着、机智地营救革命同志……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期间,成绩卓著。”

刘珣公祠——这座位于衡阳县库宗桥镇建录村的古老祠堂,80年前这里曾是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央特科)湖南情报组、刘道衡领导的湘衡游击队的秘密驻地。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成为一座废墟。近两年,衡阳县委县政府斥资对其进行了修复,并将其更名为“中共牌楼地下支部旧址”,把它打造成为衡阳县内又一红色主题教育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以供后人瞻仰,让更多人了解当年那一段秘密而又辉煌的地下革命历史。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