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习近平出席的清华大学座谈会上,这位衡阳籍老师讲了啥?
发布时间:2021-04-21 09:05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日前夕,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随后出席师生代表座谈会。

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显示,清华大学土木系教师聂建国作为教师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聂建国是湖南人,出生于衡阳,在此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1977年恢复高考后赴湖南大学求学,就读土木工程系。

聂建国2013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和总书记的座谈会上,聂建国谈了哪些方面?离开湖南后,聂建国和家乡又有哪些情缘?

4月20日,主编和聂建国院士取得了联系。

1
终身难忘的座谈会

聂建国介绍,师生代表座谈会比预定的时间延长了半小时。

教师代表有两个,一个是他,另一个是公管学院教师梅赐琪。聂建国说,“我的第一个身份是作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第二个身份是作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言。”

聂建国是第三个发言,在他前面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聂建国说,他的发言内容涉及科研、教书育人、学术委员会相关工作三方面内容。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和中国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为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工作和人才培养等指明了方向。”聂建国说。

2
艰辛求学路

前两天,寒门出身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故事刷屏,人们感动于他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聂建国,少年求学之路同样坎坷。

1958年8月,聂建国出生于衡阳县金兰镇香花村。

“因为经过战乱,经过解放以后,大家希望能过上和平的生活,所以,那个年代,取和平、建国、建军名字挺多的。每个父母对孩子长大以后的期待,都是希望能为建设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14岁,聂建国初中毕业后,短暂回家务农,砍柴火、挑塘泥、双抢、放牛……

在母亲的鼓励下,聂建国重新回到校园,又读了1年初中后,1974年9月进入衡阳县四中读高中。

“高中两年,我每周或每两周回家一次。一般都是周六吃完中饭后开始步行回家,要走5小时,周日在家吃完中饭后又步行回学校,回到学校时天都黑了。”聂建国回忆。

1976年7月,聂建国高中毕业后,再次回家务农。当年10月,他到大队代销点当营业员。两个月后,他被招去石坳公社机关当话务员。

1977年10月得知恢复高考,尽管公社主要领导劝说他不要去参加高考,还答应尽快帮他“转干”,但聂建国还是非常希望能继续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工程师。

“打小起,母亲就教育我们兄弟,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聂建国再次进入母校衡阳县四中复习,借住在老师宿舍。

1978年2月,聂建国接到了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金兰区考点共有1000余名考生,仅4名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聂建国是其中唯一考上当时的重点大学的佼佼者。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聂建国又先后在郑州工学院、南斯拉夫铁托格勒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做博士后,1994年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

▲2019年10月1日,聂建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实况的央视直播中亮相。他说,搞土木工程,就是在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一名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应该说赶上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社会,要有“专业良知、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

3
家乡情

虽然离开湖南,聂建国与家乡联系密切,他情系家乡,非常关心家乡的城市建设。

让他欣慰的是,他的成果在家乡湖南也得到了应用。

比如湘西矮寨大桥、1999年的岳阳琵琶王立交桥(湖南首座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桥梁)、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益娄高速檀树冲C匝道、长沙汽车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市政配套工程、长沙芙蓉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

这些工程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湖南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湖南城镇化品质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聂建国在湘西矮寨大桥前

作为教师,聂建国与湖南青年学子交流颇多。

2016年1月,聂建国受聘担任湖南大学学校顾问。2016年11月17日,聂建国做客湖南大学“岳麓讲坛”,为师生带来题为“创新与实践”的学术报告。

他说,“湖南大学有很好的教书育人传统,学习氛围特别好。当时在学校时,我们学校的学风特别好,学生都是背着书包去教室和图书馆抢座位,老师们也特别敬业,精心辅导我们,亲自带我们去工地实习,我们也被老师们的精神所感动。我真心希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能把母校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2018年,受衡阳县邀请,聂建国等3位衡阳县籍院士领衔,发动衡阳县籍的名流贤达慷慨捐赠,筹集到原始基金1000余万元,每年对中考、高考和参加奥赛的优秀学生和老师给予奖励。

聂建国在访谈中曾表达过对青年的期望:

一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我担心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小事。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最后才能做大事。”

二是高校并非象牙塔,工程科技研究和创新的目标是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促进行业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由于聂建国院士经常来湘交流,主编由此问起他下一次会跟湖南学子交流什么内容时,聂建国再次提到“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的重要”,突破“卡脖子”技术要靠创新,“这需要很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训练以及奉献精神”。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