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红色印记丨岳北农工会的成立及其斗争
发布时间:2021-04-22 08:37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成部分的中共衡阳地方党组织,自1921年毛泽东亲自来衡阳组建以来,就领导着衡阳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衡阳这块革命热土诞生了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著名英烈夏明翰,走出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衡阳日报推出“红色印记”栏目,通过回顾衡阳党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在衡阳的光辉历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实干、锐意进取,谱写衡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敬请关注。

岳北农工会的成立及其斗争

岳北是指衡山南岳以北方圆百里的地区,是湖南军阀赵恒惕的胞衣地。1923年9月16日,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此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农会组织——岳北农工会。

1923年4月,水口山共产党员刘东轩、谢怀德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岳北开展农民运动。经过发动和组织,联络了200多骨干人士,很快在衡山白果成立了农民俱乐部。9月16日,在白果捷三公祠前沙洲上正式举行“湖南省衡山县岳北农工会”(加上“工”字,表示与工人联合之意)成立大会。周围几十里的3000多农民兴高采烈地来到会场。大会选举刘东轩等7人为执行委员。刘东轩、谢怀德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大会发表宣言,通过了《关于农民生活如何改良之决议案》等4个决定。大会之后,农工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并取得胜利。根据农民的迫切要求,农工会领导农民开展平粜和阻禁谷米出境及减租退押的斗争。这些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岳北和与之邻近的衡阳、湘潭、湘乡等县的贫苦农民。至11月,入会农民骤增至4万余人。

1923年11月下旬,赵恒惕派“亲反堂”到岳北农工会烧杀抢掠,烧毁农会会员房屋20余栋,总代表廖芳炳、周德二、李玉邕、赵丙炎惨遭杀害,被后人誉为“岳北四烈士”。岳北民众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同时,速捕农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70多人,岳北农工会被迫停止活动。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岳北农工会,虽被军阀武力扼杀了,但它在广大农村、农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开启了工人和农民相结合的伟大开端,预示了湖南农村大革命风暴的到来。

记者伍施施  整理  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