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成部分的中共衡阳地方党组织,自1921年毛泽东亲自来衡阳组建以来,就领导着衡阳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衡阳这块革命热土诞生了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著名英烈夏明翰,走出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衡阳日报推出“红色印记”栏目,通过回顾衡阳党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在衡阳的光辉历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实干、锐意进取,谱写衡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敬请关注。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6月初,广西的第七军到达衡阳一带,援助被吴佩孚击败由长沙退驻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此前,中共衡阳党组织配合上级党组织对唐生智进行争取,并支持他打败吴部援军叶开鑫等军阀部队,使唐在衡阳转向国民革命,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中路前敌总指挥,响应广东政府的号令而出兵北伐。同时,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的第四军所属叶挺独立团从广东出发,一路所向披靡,6月28日由耒阳进入衡阳境内,迅速稳定湘南战局,打开了向北进军的通道。7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四、七、八军分三路由湘南向北挺进。其时,中共湘南地方执委以及耒阳、衡阳、衡山等县执委积极组织当地人民群众参加带路、当向导、送信、侦察、运输、扫雷、担架救护、慰劳、扰敌军后方、筹集军粮等任务,不少地方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作战,使北伐军于7月11日胜利地占领长沙,继续向北推进。8月,蒋介石来衡阳召开军事会议后,随即将北伐军总司令部由广东迁至衡阳。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北伐军总司令部立即在三师开办了政治讲习所,从衡阳各校招收500多名学员,进行为期4个月的短期培训,由三师的中共党员教师出任教员,结业后,全部派往北伐军及湘南各县担任指导员、特派员,成为开展国民革命的骨干力量。
(记者伍施施整理 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