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成部分的中共衡阳地方党组织,自1921年毛泽东亲自来衡阳组建以来,就领导着衡阳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衡阳这块革命热土诞生了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著名英烈夏明翰,走出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桓……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衡阳日报推出“红色印记”栏目,通过回顾衡阳党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在衡阳的光辉历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实干、锐意进取,谱写衡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敬请关注。
毛泽东考察衡山农民运动
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起,深入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村,历时32天,考察了湖南农民运动。
1月15日至24日,毛泽东来到衡山,对这里兴起的农民运动进行了历时10天的考察,路线是白果—福田—宋桥—城关。沿途作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工农武装、组织革命联合阵线、破除迷信、办农民夜校和禁运粮食等方面指示。
毛泽东在视察期间高度评价了衡山农民运动,肯定了农工会斗争的方向是正确的,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特别是对斗争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都作了明确的指示。中共衡山地执委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指示,突出抓了五件事:
1.释放在县监狱的农运骨干。1927年1月下旬,地执委指派贺尔康、陈新宪与县知事交谈后,被关押的农会委员披红挂彩出了监狱,恢复了工作,使全县农村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公祭四烈士。1927年1月18日,地执委成立了“衡山县人民公祭岳北农工会死难烈士筹备处”,21日举行公祭,来自全国、全省各地代表及各地群众4万余人参加公祭和追悼活动。
3.扩大工农武装。1927年3月,地执委决议组织农民自卫军,并接收了团防局的枪支,建立了工农自己的武装。在地执委的领导下,全县工农武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4.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到5月,全县十七个字号都建立了党组织,每个农民协会主要负责人都是党员。地执委还遵照毛泽东指示,举办了党员训练班。
5.正确对待粮食禁运。湖南省农民协会颁发了粮食出境管理条例:规定县与县之间互通有无,只要持有农协批准的通知就行了。衡山县农协规定各区乡成立粮食委员会,严禁地方土豪私自贩运粮食,并将其多余粮食按人口多少由农协进行平粜,本乡有多余可输出支援他乡,缺粮乡也可向县农协申请,持证明到余粮乡购买,权力都在农会。
(记者伍施施整理 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