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延续千年的南岳庙会已成为一项影响广泛的民俗活动。南岳庙会由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组成,其中的春节庙会和“赶八月”庙会由于近年存续状况较好,普通民众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影响力大,被大家所熟知。但中断多年的天符庙会却鲜为人知,近年来因种种原因没有得以恢复,成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一大遗憾。
作为一名文化艺术爱好者,笔者对天符庙会有所了解,对其发展脉络和内在本质作了一些探究,今天就谈一谈这一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过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天符庙会”独属于南岳
天符庙会是独属于南岳的民俗文化现象,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十至十七举行,以“三星点吉祥”活动拉开序幕,于五月十七天符大帝生日达到高潮。据传天符大帝是一位天神,主要职能是传达上天旨意和收瘟摄毒,“天符”就是玉皇大帝发的圣旨。他手下有收瘟大将和摄毒大将两位副将。传说五月是瘟疫横行的季节,当地推举出德高望重,而且富有资财者为主事,集合资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巡其境。境内居民,家家户户置几案,焚香祭祀。
记得每年五月初十天蒙蒙亮,奶奶就给孙辈们净身梳洗妥当,拉着我们往南岳大庙赶去“打点子”。巍峨森严的正殿里头,端坐着德高望重的老者扮演的“福禄寿三星”,拿着毛笔一一为童男童女的额头点朱红,因此也称“三星点吉祥”,据说这样可以消灾消难,易养成人。奶奶嘴里一边念着“‘福星’一点消灾消难;‘禄星’一点功成名就;‘寿星’一点长命百岁”,一边拉着我们挤破脑袋凑到跟前,挨个点了三点朱红。小时候很少见过化妆的人,只觉得粉嫩稚气的脸上如梅花般的三点朱红是最好看的装扮,出庙门后顶着满世界炫耀去了,第二天起床都不肯洗脸,直到朱红慢慢褪去。
接下来七天是道教举办各种祭拜神灵禳除鬼魅的道场。届时高道云集、宗派林立,或传道说法,或传戒授徒,行醮会,拜天章。南岳民间音乐的普遍与盛行,给道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各种道教音乐、服饰、科仪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以南岳为中心辐射湖南的南岳韵(南韵),对中国道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来自省内外的各路戏班子在南岳镇四条街搭台演出,一决高低;而武林高手则设擂比武,各色人等咸集岳山,整天钟罄声声,香烟缭绕,鼓乐喧天,十分热闹。
五月十四开始正式排街。打头阵的是由居民装扮文武判官、随行差役、打路鬼队伍,名曰“清道”,最前头的两个清道夫把三米多长的竹板子甩得啪啪作响,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打出那种威风凛凛的动静了。“问判官”也叫“考判官”,是庙会中最精彩的环节,“文判官”坐轿,“武判官”骑马,一路上观众纷纷拦道出题考“判官”,大凡天文地理、风俗民情、历史掌故、时政大事,无所不包。“判官”答得对,便在喝彩声中闯过关,若是答错,则被拉下轿或拉下马,接受惩罚。问题也千奇百怪,什么皇帝在位禾生九穗、什么人疏通九河、甚至什么时候扮禾等,无所不问,大都含有褒忠贬奸、鄙恶扬善的意思。故扮演判官者,非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善于辩答之人莫能担任。否则,从上午至天黑,文官武将皆难归位。
排街队伍中很有看头的是“走故事”,内容包含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玄奘西游等。扮演者在地面行走的叫“地故事”,扮演者以独木为架,或立或坐,需极强的平衡感,道路颠簸却能凝然不动,称“抬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队伍最后的大花车,四个孩子打扮成观音、关公等人物,随着车轮滚动,象摩天轮似的忽上忽下。那时我极其羡慕隔壁那个被挑去扮演观音的男孩子,内心一直不忿为什么女孩子不能扮观音。长大以后这男孩长成路人毫不起眼,让奶奶遗憾了好久。后来我们在春节庙会中再现排街活动时尚能恢复八成盛况,只是抬故事时已无法找到能一根独木坐稳莲端的表演者,更找不到身怀绝技的高跷少年。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长长的队伍中老远就能望见高跷队员踩着三米多的高跷扮成天兵天将凌驾众人之上的情景,走累了直接坐在二层阁楼晒台或者大庙红墙上小憩。大前年我参加国家非遗节时偶遇甘肃兰州苦水高高跷队伍,看到苗老师他们在三米多的竹竿上行动自如,立时找回了幼年的记忆。特别邀请他们参加了当年的南岳春节庙会,引得万人空巷一睹奇观。
天符庙会因极具道教文化色彩,在科仪和程序上极为考究,南岳道教协会和民间文艺社团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相关文献和科仪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梳理,还未进入实操阶段。天符庙会自古以来倡导的国泰民安、劝孝扬善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家国情怀,体现了天人合一、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寄托人们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其丰富的民俗活动形态及其内涵,是湘楚地域政治思想、宗教信仰、风俗习性的活化石,清晰再现了当地历史发展脉络和多元文化融合共存的嬗变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政策的支持下,道教协会和民间文艺社团能尽快促成天符庙会的恢复,将这项历时数百年的传统文化存续下去。
五月十五开始,排街队伍中加入了抬神,即将天符殿内各神像抬出游行各街。抬神次序为十五抬元帅,十六抬判官,到了五月十七天符大帝诞辰这天,是他收下界收瘟神的日子。是日,要将天符大帝从庙宇抬出游街。正神入座后,其前行收瘟摄毒两名副将皆由人妆饰入座。游行队伍中的乐器,有马上吹、步吹、五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令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剑、箭架、盾、刀。神像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类,视其神格而定。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道旗,又前为清道仪仗,队伍旖旎延绵几百米,颇有威仪排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