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水口山:毛主席亲自点燃革命火种的红色热土
发布时间:2021-06-29 08:50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6月下旬,造型别致的常宁市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项目工地进入了扫尾阶段。主体建筑室内纪念馆设计取形于工人的“人”字形与矿石,寓意工人运动之意志。整个项目分为室外全景展示区和市内纪念馆两个部分。

▲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画。

该纪念馆是弘扬工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七一前夕将正式开馆。日前,记者走进常宁市水口山镇,寻访上世纪20年代初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历史。


毛主席在此点燃革命火种

水口山有“世界铅都”之称,采矿史达900多年。上世纪20年代初,水口山铅锌矿是湖南省最大的省立官办工矿企业,军阀们把这里当做提款机,对矿工极尽压榨、剥削。

▲水口山铅锌矿办公大楼旧址。■钱辉 摄

据中共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介绍,当时,矿工的辛苦所得只是矿局发的矿票,只能到矿部油米处购买生活用品。但是油米处经常卖发霉、掺了沙子的米,还短斤少两,矿工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1921年10月,毛泽东同志来到衡阳,在湖南三师建立了湘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随后,按毛泽东的指示,衡阳党组织先后派蒋先云、唐朝英、韦汉等共产党员到水口山矿宣传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4月,毛泽东在夏曦、彭平之陪同下,来到常宁水口山了解矿工生活和工人运动情况,并登上水口山镇金联村的康家戏台,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点燃革命火种。短短半年时间,水口山矿有70多名工人入团,建立了中共水口山党小组,发展工人斗争骨干刘东轩入党,为罢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筹备会旧址——康家戏台。

1922年11月,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在康家戏台正式成立,随即向矿山当局提出“承认俱乐部、津贴费用、增加工资、均分红饷”四项条件。12月5日,水口山矿机器全停,俱乐部发布罢工宣言,通电全国,向矿局提出18项条件。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经过23天的斗争,迫使矿局全部答应工人俱乐部所提出的条件,获得了最终胜利。

水口山工人运动是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罢工胜利后,水口山党组织派党员刘东轩、谢怀德等到衡山岳北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岳北农工会,这是全国最早的工农联盟组织,成为中国工农联盟的典范。


耿飚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在水口山这片红色热土上,工运先驱们创下了湖南工人革命运动多项“第一”:创建第一个矿山党组织;成立第一个矿山俱乐部;组织第一个农工会;发动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建立工农武装……耿飚就是从水口山工人运动中走出来的突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等职务。

▲耿飚

耿飚是湖南醴陵人。1916年,年仅7岁的耿飚随父母逃荒来到常宁水口山,跟堂舅宋乔生住在一起。而宋乔生,就是水口山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宋乔生17岁来水口山,在机械科当吊车工,多次参与组织水口山工友的斗争。1923年经蒋先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机械科党支部副书记、水口山特别区委书记,先后3次率领工人夺取矿警队的枪支,组建了水口山第一支工人武装。耿飚13岁在水口山做童工,从小受到革命的洗礼。受宋乔生指派,耿飚为水口山的党组织站过岗、放过哨、送过信,参加过大罢工,1925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由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6年冬,宋乔生派耿飚到衡阳东阳渡枪炮局秘密接运枪支弹药。他装成叫花子,蹲在枪炮局门口一个旅社边,经反复观察,认准了要接头的同志,对上暗号,安排好行动,顺利地将这批枪支弹药运了出来。16支闪着烤蓝的新“老套筒”连同一担子弹,就这样到了工人赤卫队手中。

随后,耿飚受上级指派回到家乡组织农民运动,与宋乔生分开。水口山工人赤卫队前往廖田桐梓山跟当地农民游击队合并组建工农游击队。1928年春,这批武器连同工农游击队一起上了井冈山,被编为红四军特务营,主要负责军部的警卫工作,营长就是宋乔生。

▲水口山铅锌矿保留下来的老矿井。■钱辉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耿飚在回忆录中深情地写到:从那以后,我离开了水口山,同时也离开了领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乔生舅舅。不过,离开后我还不断关心他的情况。1928年11月,由党中央指定,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和毛科文组成湘赣边区前委。前委管辖边界党的特委和军委,并管理地方党。1929年1月,宋乔生在江西大庾县与敌人的战斗中牺牲。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宋乔生:“宋乔生组织能力很强,带了许多人上井冈山,很有功。”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