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4时许,“衡阳群众”石鼓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最后一批10余名队员顺利返衡,标志着该救援队此次赴豫抗洪救灾任务胜利完成。“衡阳群众”石鼓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是我市2020年度最美“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团队。当天下午,市文明办赶到石鼓收费站对回衡队员进行了慰问,“衡阳群众”志愿者代表现场为救援队员敬献了鲜花。
7月24日至31日的8天时间里,参加此次驰援行动的26名队员,先后在河南卫辉、鹤壁两市执行堤坝加固、夜间巡防、转移灾区群众、救人等抗洪救灾任务,为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其间,他们平均每天休息不到5个小时,有3名队员在此次驰援任务中受伤。
7月23日,救援队第一批8名队员从衡阳出发,14小时驱车1400公里,于24日下午到达河南灾区卫辉市;7月27日上午,第二批18名队员携带着抗洪物资赶往河南鹤壁市浚县。
为更好地完成此次救援任务,队员们自发募集活动资金8400元,还带去5艘动力冲锋舟、3架无人机等救援设备和价值近两万元的救灾物资。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救援队里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员,单独向郑州红十字会捐献了一万元现金。
“两批队员一到达目的地,都是第一时间就投入到当地的抗洪抢险任务中,”此次救援活动的组织者、“衡阳群众”石鼓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詹小平告诉记者,“这次驰援点是河南卫辉和鹤壁两市,救援任务主要是协助当地修筑、加固河堤,搜救和转移受灾群众。
在抗洪抢险的那些天里,所有队员的吃、住都在河堤上,平均每天休息不到5个小时,累了困了就在车里和河堤上睡一会儿。
救援过程总会伴有一定的危险。星讫是3名受伤队员中的一位。他在鹤壁浚县宋庄深夜值守堤坝时,由于过度疲劳,不小心踩空掉到洪水里。幸亏旁边几名队员反应快,用绳索把他拖了上来。不过,周星讫的腿还是受了伤。
7月28日,救援队在浚县傅庄村还冒着危险抢救了两名村民。当日17时,几名队员巡查时,在一块水淹玉米地里发现了一老一小两名受困村民。由于这两名村民受困多时,意识已不清醒。詹小平回忆,当时天已渐渐变黑,队员们又不熟悉当地环境,只能依靠两支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线,艰难摸索着前行。“那晚我们足足用了5个小时才将两名村民解救上岸。”
“我们这次组建的救援团队中,有‘三多’:年轻人多,退伍军人多,党员多。所以在此次驰援行动中,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詹小平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