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一心向“鄯”(68)丨衡鄯两地,有一种美好叫民族团结进步
发布时间:2021-08-31 08:57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盛夏时期的新疆鄯善县,杨柳依依、瓜果飘香、百业兴旺,湖南省衡阳市援建的“十四五”项目火热施工,紧张而有序,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互帮互助,共同奋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最生动的写照。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象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党的民族政策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自2020年3月进疆一年半以来,援疆干部技术人才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结合实际、主动作为,让民族团结进步的花儿绽放天山南北。


搭建一座桥梁 亲戚越走越亲


▲2020年10月20日,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在鄯善县乔克塔木村与民族群众“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民族工作时强调,最关键是搞好团结,最重要是争取人心。鄯善县境内住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等民族,少数民族在人口中占比69%左右,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如何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建设好美丽的共同家园,衡阳援疆干部技术人才大力开展以心交心、结对认亲活动,有效带动了鄯善县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

▲蒋长富、邹燕矫看望慰问百岁抗战老兵王志贵

今年“七一”,正值党的百年华诞,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鄯善县委副书记蒋长富与鄯善县委常委、副县长邹燕矫来到鄯善县七克台镇,看望结亲户——百岁抗战老兵王志贵,给他送去大米、油、牛奶、安化黑茶,感谢老人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将党的温暖及时送到老人手中,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安享晚年。“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老人虽然精神矍铄,但是口齿已不清,激动得一连说了几遍,握着衡阳援疆干部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蒋长富看望慰问民族“亲戚”

▲邹燕矫看望慰问民族“亲戚”

象这样感人的场景,经常在衡阳援疆队员与结亲户之间出现。每逢节假日,衡阳援疆干部技术人才分别到各自的结亲户家中走访,不但了解结亲户当前吃穿用度情况,还要细致询问教育帮扶、健康帮扶等扶植政策落实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困,同时自费为结亲户带去慰问品。一年半以来,衡阳援疆干部技术人才以“一对一”“一对多”为结对形式,开展师带徒、结亲戚、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目前,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员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67户。

▲衡阳县明翰村与鄯善县乔克塔木村结对交流互赠礼品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除了主动上门看望结亲户,衡阳市援疆干部技术人才还积极邀请结亲户去湖南看看。今年5月31日,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吐鲁番市委副书记刘中杰率领吐鲁番市部分基层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来到衡阳等地,开展湘吐两地特色村交往交流活动。

▲吐鲁番市部分少数民族党员在夏明翰故居聆听夏明翰生平事迹讲解

当天,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吐鲁番市部分基层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来到明翰村,向夏明翰烈士铜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走进夏明翰故居,聆听夏明翰生平事迹讲解,观看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还上了一堂微党课《生命为信仰燃烧——夏明翰烈士的最后三天》。大家边走边看边听,深切感受到夏明翰凛然的正气与真挚的家国情怀,被革命先烈追求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深深震撼。

部分少数民族党员参观夏明翰生平事迹馆

▲鄯善县乔克塔木村与衡阳县明翰村结对

“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湘吐两地人民往来频繁,像亲戚一样越走越亲!”“看到先烈们流血牺牲,我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我们的党与祖国!”来湘的基层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表示,将把红色基因融入“民族团结一家亲”,借鉴明翰村的乡村振兴经验,通过农旅结合、村企合作等形式,推动吐鲁番市的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鄯善县乔克塔木村与衡阳县明翰村结对共建。



播下一粒种子 真情浇灌花开


▲鄯善县台台尔学校与衡阳市人民路小学举行庆六一“云”活动

去年六一前夕,一首具有湖南特色的花鼓戏曲《对花》在鄯善县台台尔中心小学多功能会议室回荡,这里正通过网络视频连接着衡阳市人民路小学与鄯善县台台尔中心两个班的学生。学生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举行了一场“千里手拉手民族一家亲”云活动。乐器伴奏书法展示、歌舞伴唱《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哇哈哈》......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相隔3700多公里的孩子们拉近了情感距离。

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干部、鄯善县教育局副局长王涛介绍,“两地学生通过信笺及网络视频的特殊方式共庆“六一”,拉近了衡鄯两地之间的情谊,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援疆教师唐菊红上课现场

在鄯善县育才学校,援疆女教师唐菊红受到孩子们的广泛点赞和爱戴。2020年9月中旬,来自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的唐菊红成为援疆支教队伍中的一员。白天,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学校的教室、办公室之间,课后还给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谈心谈话。唐菊红以耐心、温柔、乐观的心态和真诚的付出,感染了孩子们,她所带的班级的学生与她格外亲近。

“我特别喜欢上唐菊红老师的课,在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每当我遇到困难,思想有时想不通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她”,鄯善县育才学校六年级学生苏麦娅热扎克说, “一些秘密,我愿意与唐老师一起分享,她就像我妈妈一样。”

柴小瑞是育才学校的年轻骨干教师,通过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跟唐菊红结为师徒。“‘青蓝’活动对我们老师帮助特别大,我们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到援疆教师的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课堂模式。”柴小瑞说,“唐老师经常上公开课,还进班听课,对我进行现场指导,我非常感谢她。”

▲鄯善县二中“青蓝工程”结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哪怕在湖南,哪怕寒暑假,疫情期间,只要鄯善教育系统需要,衡阳援疆教师都坚持为孩子们上网课,为“青蓝”结对青年教师解释讲义。在他们的默默付出下,孩子们团结友爱、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思想从小就开始萌芽,各受援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经过青蓝结对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各种学科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去年,鄯善县二中的马蓉参加吐鲁番市青年英语教师技能大赛,援疆结对教师邓小亚克服高三教学压力大、任务重等困难,牺牲休息时间为她设计教学思路、修改课件、纠正英语发音等,经过反复打磨,她的公开课连获吐鲁番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邓小亚也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优秀指导教师奖。

衡阳教育援疆,重在以心交心,“输血”与“造血”齐头并进。援疆教师旷智敏、肖功求、刘年红、罗华容等,也在“师徒结对”手把手做好“传帮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鄯善县“红石榴”宣讲团启动

近年来,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与衡阳市教育局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安排了衡阳市28所优质学校与鄯善县的28所学校结对帮扶。为进一步推动建立“衡鄯”两地各民族教师嵌入式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受援学校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今年衡阳援疆工作队在湖南省前指的指导下,组建“红石榴宣讲团”,民族团结友谊之花也越开越艳。

▲衡阳援疆教师、红石榴宣讲团成员肖春美“云”上思政课

“通过生动的党史事例,让孩子们懂得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道理。各民族的孩子们在愉悦中彼此欣赏,在学习中相互进步,在友好相处中不断增进感情。”衡阳援疆教师、红石榴讲师团成员肖春美说,“下一阶段,我们的宣讲将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



壮大一个产业 共创美好生活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人倍受鼓舞。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矢志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努力让鄯善各族群众共享民族团结、改革发展成果。

2020年4月,进疆之初的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讨论和调研,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小组将目光聚焦在鄯善的瓜果产业,分析内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决心出具《鄯善县电商产业园报告》和《湘疆优鲜可行性分析报告》。

▲鄯善县哈密瓜地

鄯善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去年,鄯善哈密瓜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12.5万吨,葡萄种植面积26.5万亩,年产量55万吨。

鄯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2020年,我国加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任务分外艰巨。如何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迫切需要切合实际的创新性思维,迫切需要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共同奋斗。

▲《鄯善县电商产业园报告》和《湘疆优鲜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个月后,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小组出具了《鄯善县电商产业园报告》和《湘疆优鲜可行性分析报告》,两份报告共计四万余字,热腾腾,沉甸甸,针对性强,沾有鄯善县泥土的芬芳。经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支委会讨论,决定对鄯善瓜果产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最终促成立项鄯善县电商产业园。

▲帮少数民族农户采摘葡萄

▲帮助少数民族农户进行葡萄开墩

“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奇了。”通过参与全程行动,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员认识了团队的力量,也见证衡阳鄯善两地人民团结互助的珍贵友谊。于是我们看见了援疆队员们在葡萄地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葡萄开墩、采摘;看见了援疆队员们为哈密瓜深情代言;看见援疆队员为销售困难的瓜农直播带货,看见湖湘大地踊跃认购销售困难的鄯善瓜果。

▲热沙来提·苏莱曼为队员们送来水和馕

热沙来提·苏莱曼是辟展镇乔克塔木村最后一位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丈夫早逝,女儿读高中,家里缺少劳动力。衡阳援疆队员们与吐鲁番市委组织部驻乔克塔木村访惠聚工作队一起扛着铁锨,走进热沙来提·苏莱曼的葡萄地。铲土、揭膜、拉藤、上架。热沙来提·苏莱曼说高兴地说:“这些天我还为葡萄开墩的事儿发愁,今天衡阳援疆队员就过来帮我把家里的葡萄开墩,太感谢了。”为表谢意,热沙来提·苏莱曼为劳作的队员们送来了水和馕。

▲为鄯善哈密瓜代言

“鄯善哈密瓜  香甜甲天下”,衡阳市援疆工作队来到鲁克沁镇阿曼夏村的种植基地,为疫情期间,哈密瓜销售困难的瓜农代言。

▲鄯善县人民政府与衡阳市广播电视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牵线助销哈密瓜是衡阳援疆工作队2020年扶持瓜果产业的点睛之作。工作队探索“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模式,在衡阳市援疆办、衡阳市商粮局等多部门的帮助下,促成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衡阳本土超市及水果店合作,打通了哈密瓜从鄯善到衡阳的采摘、保鲜、运输、配送、销售及宣传“全链条”通道。鄯善县政府与衡阳市广播电视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掀起这次销售的高潮,2小时直播销售115万元。7至8月,后援单位衡阳日报社与衡阳广播电视台高密度推出哈密瓜公益广告,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共助销鄯善哈密瓜1000余吨,刷新了在衡销售纪录。

▲“一县一特”鄯善馆

▲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调研“一县一特”鄯善馆运营情况

线上、线下销售相得益彰,为瓜果销售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去年下半年,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积极争取衡阳市委、市政府支持,在衡阳市东洲岛建设“一县一特”鄯善专馆,为“疆品入湘、鄯品入衡”搭建了优良的展销平台。与此同时鄯善县电商产业园今年开始立项建设。鄯善瓜果特色产业全链条正加速形成,空气中已弥漫着瓜果沁人心脾的甘甜味道。



点燃一支火炬 照见光辉未来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衡阳援疆工作队队员需要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支委会发出的倡议,掷地有声,催人奋进。聚是一团火,散为满天星,一年半以来,衡阳每个援疆队员都在争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榜样,每一个援疆项目都是贴近民生,光辉夺目,照亮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疫情期间,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有一批最可爱的人,是任何赞扬都不过分的。他们就是衡阳援疆医疗专家。

▲援疆医生欧奇林(右一)为患者做手术

▲援疆医生曾志青(左一)在查房

在工作队“衡鄯一家亲”群里,经常能看到援疆医疗专家们深夜接到通知去医院作急诊手术的留言,据不完全统计,医疗专家入疆后,共接诊患者5000余人次,其中危急重患者800余人次,在他们之中,欧奇林医生一年实施心内科手术1400多台例,创造了援疆医生手术数量的新纪录,被患者亲切称为“欧一刀”;曾志青医生经常深夜紧急“支援”医院科室,上演抢救患者的“生死时速”。

一项项新技术的开展,让很多过去需要去外地治疗的疑难杂症,在“家门口”就得到了医治:“新生儿守护者”刘晓日填补鄯善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科室空白;“眩晕症克星”蒋福生填补鄯善县人民医院治疗耳石症的技术空白;提升患者“眼”值的周俊填补鄯善县人民医院眼科整形空白……据统计,衡阳医疗援疆专家们共开展了12项新技术,提高了6项医疗技术。

▲援疆医生组团义诊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们还放弃节假日休息,“组团”下乡开展义诊活动,共接诊群众257名。一个专家培育一个团队,一个人才引领一个科室,一个科室服务一方群众,衡阳医疗援疆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2020年底完工后的二塘沟水厂

总投资1.043亿元的二塘沟水厂是衡阳援疆工作队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火炬”工程,也是“十三五”期间湖南援疆投资规模最大、施工环境最恶劣、施工期跨度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民生项目。

由于地处极旱地区,鄯善县火焰山以南的鲁克沁镇、迪坎镇、达浪坎乡、吐峪沟乡及连木沁镇15万居民虽遥望天山,但长期面临用水不足和水质不达标的难题。二塘沟水厂投产后,天山雪水将通过管网源源不断输送到这些缺水乡镇,受益的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99%以上,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蒋长富查看二塘沟水厂的建设进度

回顾二塘沟水厂的建设过程,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产业组的队员们感慨万千,由于受疫情等多种原因影响,项目实际进度与预期进度有较大差距。为确保项目如期完工,产业组与鄯善县水利局的同志一道“钉”施工现场,冒着烈日炙烤和蚊虫叮咬的困扰,以日为单位督促工程进度,为该项目创造了“鄯善速度”。去年10月底,该项目顺利完工,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鄯善县台台尔学校新教学楼

▲鄯善县二中新教学楼

▲柯柯柯亚古堡

▲刘中杰参加“乔迁新居颂党恩”富民安居入住仪式与民族群众合影

去年,鄯善县实施援疆项目24个,投入援疆资金1.41亿元,项目建设个数及投资额为历年之最,台台尔学校新教学楼、鄯善县二中新教学楼、柯柯亚古堡修复工程、“乔迁新居颂党恩”富民安居工程等均顺利完工。今年,“十四五规划项目全面启动,吐峪沟乡村振兴示范点、恐龙博物馆等一批项目正火热建设,力求打造成泽被后代光耀未来的样板工程。

黄沙接天,红旗如画,载歌载舞,共庆华诞,少数民族同胞与衡阳援疆队员围成了一个同心圆,这是今年6月30日,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在库木塔格沙漠拍摄《不忘初心》最恢弘、最美好、最和谐的画面。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衡阳援疆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大。2021年8月30日,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员中期轮换,下一个一年半,工作队必将为推动鄯善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谱写出最美华章。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