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这五年,我书写了④丨有温度!件件实事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1-09-23 08:24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量:
字体:

变化

五年前目标

百姓更加富裕,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就业比较充分,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五年后成绩

民生支出占财政比重提高到72.97%;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1.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十六连调”,三大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超600万人次,城乡低保实现年内“两连调”。医保实现市级统筹,“两病”门诊用药得到保障,国家集采药品及时落地。建成公租房10370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939户。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10.95万户;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在衡高校增加至15所;市八中华侨城学校、铁一中学二期、市十七中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彻底清零。

▲茶山坳海棠花开惹人醉。

深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五年来,我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看得见的“外化硬件”和看不见的“内化文明”,交上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成绩单。

民生保障年年好,幸福生活节节高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照向雁城大地,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的“银发志愿者”已经开始忙碌开来,义务巡逻、打扫卫生、文明劝导……他们扎根社区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共建美好家园。

幸福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周正国坦言,越来越多的老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大家的退休工资渐长,社会保障各方面越来越好,子女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大家“担子”轻了,生活美了,于是更想回馈社会,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就高了。

▲“衡阳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近年来,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利好下,衡阳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将发展的红利持续向民生领域释放。

掂一掂“饭碗”,就业交出高分成绩单。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16万人,其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万人,提前并超额完成任务数4.3万人的目标。

翻一翻钱包,幸福生活更有奔头。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56元,增长6%左右,快于同期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改造一新的易赖街农贸市场。

查一查社保,保障网越织越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十六连调”,三大社会保险总参保人数超过600万人,城乡低保实现“两连调”,残疾人“两补”完成提标。医保实现市级统筹,“两病”门诊用药得到保障,国家集采药品及时落地。

看一看消费,美好生活更有底气。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4.34亿元。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1%,通讯器材类增长13.7%,汽车类增长5.1%。百姓生活从过去的“柴米油盐”拓展到教育、娱乐、养生等更多领域。

办实事惠民生,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

“感谢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了却我们328户业主的心病。”日前,雁峰区峰邸壹号业主代表胡女士,拿着一面印有“全心全意、为民排忧”的锦旗送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我市加大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置,出台《衡阳市城区不动产办证遗留问题处理实行“两分离、三集中”实施细则》,明确指出购房者办证权益不受开发商未履行自身义务而受影响。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有1.13万户群众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产权证。

▲棚改工作让老旧小区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近年来,我市围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痛点”“难点”“盲点”问题,从小处着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党和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

这些年,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全市教育系统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各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民办教育成功经验享誉三湘四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年稳居全省前列。

这些年,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户衡阳,“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这些年,社会治理水平更加高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期验收获评全国优秀。县域医共体改革等惠民措施全面落实。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交通事故实现“三下降”,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访谈

时事评论员、市政协委员罗安宝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采访中,时事评论员、市政协委员罗安宝开门见山地表示,一座城市宜不宜居?舒不舒适?幸福感强不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罗安宝告诉记者,这些年,衡阳民生领域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路面的停车位更多了,孩子读书的学位更足了,百姓看病的医院选择也更多了。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都是政府部门不断为民办实事的结果。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路面上的车辆是越来越多,停车难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罗安宝笑着说,后来,在市委、市政府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机关单位主动在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自己单位停车场,极大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罗安宝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政府只有不断办实事,百姓才更有幸福感。

雁峰区幸福社区居民 唐顺英

退休工资水涨船高,晚年生活更有奔头

今年71岁的唐顺英,是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

“这几年退休工资加了不少,让我觉得晚年生活更幸福了。”谈起近年生活的变化,唐顺英脸上笑开了花。她是原灯泡厂退休职工,刚退休时,退休工资每月只有500多元,那时她每月只好省吃节用,不敢轻易生病,就连买菜也只能专捡小菜买。

近年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十六连调”,唐顺英的退休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儿女都有了好工作,我和老伴银行的存款也越来越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唐顺英高兴地告诉记者。

如今,唐顺英还是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在社区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文艺队,白天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晚上组织居民朋友们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唐顺英说,自己生活好了,就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让大家一起开心过好每一天。

手记

百姓的幸福感来自一件件民生实事

“幸福,从哪里来?”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业、收入、教育、社保、住房、医疗无疑是答案的关键词。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群众看得见的幸福、触得到的实惠,不断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让百姓的“饭碗”更稳,“保障网”更牢、“钱袋子”更鼓,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老百姓的幸福感正是来自于这一件件、一桩桩的民生实事。 

如今,一幅浓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在雁城大地徐徐展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努力奋斗出来的。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衡阳人的生活将收获更多温暖、绽放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