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动态信息  > 衡阳动态 
圆桌对话把脉人工智能创新,大咖齐聚洞见行业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2 08:29      来源:掌上衡阳     浏览量:
字体: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10月10日晚,2021人工智能年会暨AI金雁奖颁奖典礼的子活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电子商会人工智能委员会秘书长张朝阳担任主持人,北京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关磊,深圳市声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立发,赛轮思大中华区首席产品官刘峰,北京哈奇智能机器人总经理莫子坤,湖南远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华,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副院长鲁效平,北京基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宇辰围绕“从需求出发,打造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创新”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张朝阳(主持人):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请大家分享一下,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创新过程中,企业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赵宇辰: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在马车时代,老亨利·福特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然后,福特就发明了汽车,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创新来源于客户,企业要永远比客户抢先一步。最近,我们做了一个产品叫数字基建的监控和数字基建的“智能医生”, 它可以监控前端和后端以获取大量数据,当数字系统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做到提前发现、自动解决。另外,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是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我们需要培养AI思维,及早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准备。   

莫子坤:从产品研发的角度来看,我们更注重的是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这要求设备互连互通,给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场景体验。哈奇智能长久坚持的一个理念——不单为用户提供单体智能的产品,更专注于提供整体的智慧解决方案。也是基于此理念,目前,公司研发了一个智慧家庭的家庭机器人,它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家庭用户提供整套的多功能服务。

徐新华:产品的需求有没有价值?能不能以点带面,带动整个行业的需求?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企业致力于人脸识别、行为识别、机器人视觉核心算法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为大家提供极速、准确和防伪装的人脸识别产品,以及人工智能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如,远钧人工智能GPU堆栈SDU技术以及区块链数据结构技术,可把“人脸识别+区块链”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实时检测视频内人脸信息与人脸库或身份证内置照片进行查找或匹配。

关磊:将人类的刚需扛在自己肩上,这是一个企业的担当;用有限的时间,始终只做好一件事,这是一个企业的态度。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认为,找到用户愿意付费的刚性需求和该刚性需求所产生的价值,这两点是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同时,人性的底层需求(安全需求)也要值得关注,目前企业正在做一个声音安全,来解决人们的安全问题。如我们正在做一款校园防侵产品,当孩子在私密空间遇到危险时可发出呼救信号,以此来避免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刘峰:用户的需求在现阶段有没有技术可以去完成?去完成的话需要多久?当我把算法软件做成了以后,它在别的领域能不能真正做到工业化、产业化?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最宝贵的是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这要求我们的产品既要有标准化又要有定制化。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地培养AI思维,及早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准备。  

孙立发:需求的定义其实是理想跟现实的差距,是这个差距之后产生的学习。人工智能有一个擅长的特点,就是做重复性的劳动。关于科技创新,在深圳有这样一句话“创新驱动本身是人来驱动”,也就是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因素,对此我非常认同。为此,我们一直关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创建了多种激励机制,重点加强个性化推荐功能的研发,为人工智能创新做好充足准备。

鲁效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海尔长期以来坚持的原则。目前,我们提出了人单合一的管理平台,其中“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将各个订单所承载的责任以分订单的形式下发给相关员工,由员工对各自的订单负责。管理部门通过评价各个订单的完成情况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化时代由于国际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引发竞争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库存问题、生产成本问题和应收账款问题。同时,我认为,科技创新不应成为品牌炒作的工具,科技实力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对比研发投入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因为用户的真实体验才是评判企业科技实力的最大权威方。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