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衡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及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绩,全面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科学部署了2022年工作打算。
在这份干货满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20余次提到衡阳国家高新区。其中,园区升格、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丰家洲、移动互联网等热点词汇更是两度出现,妥妥地占据了《政府工作报告》的“C位”。
从全市视野出发,衡阳国家高新区过去五年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未来又被寄予了哪些厚望?承担了哪些使命?为此,记者共梳理了17个关键词,它们诠释了全体高新人脚踏实地加油干的忙碌身影,展现了衡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强劲脉动,也彰显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亮成色。下面,让我们在这些关键词中一同感受“高新脉动”。
衡阳国家高新区升格为副厅级单位,获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衡阳国家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高新区。2021年9月,经中央、省委批复同意,衡阳国家高新区升格为副厅级单位。
2020年1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衡阳国家高新区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方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此外,衡阳国家高新区近年还获得了多块国、省字号的“金字招牌”,分别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衡阳集聚区、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湖南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园区。
支持衡阳国家高新区实行大高新区发展模式。
升格后,衡阳国家高新区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衡阳市委、市政府管理,将对衡阳综保区、衡山产业开发区(衡山科学城)、白沙洲工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
衡阳国家高新区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绩效评价中排名前三。
近年来,衡阳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持续加大创新投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逐年递增,由2015年占比2.1%上升到2020年的2.39%,新增了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企业技术中心37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1.2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倍。
近年来,一批区内企业勇于创新,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镭目科技各类核心技术产品占据国内钢铁企业80%市场份额,泰豪科技研发的特种车辆参加了国庆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一批创新大平台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新建创新平台载体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在全省园区排名第二,入驻了1500余家创新型企业。
2021年前10月,衡阳国家高新区实现亩均税收20.61万元/亩、亩均生产总值174.95万元/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为91.3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97万元/人。
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加速建设,全市数字经济产值超过1200亿元。继续聚焦和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作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的建设主力,衡阳国家高新区立足数字产业,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政策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五链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创新高地——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 全媒体记者周围 摄
全长25公里的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两厢5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45个产业园区,已有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高新电商产业园、颐高数字产业园、湘南湘西区块链产业园、智慧医疗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17个产业园区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涵盖软件、信息技术、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数字经济的主要产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平台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2个,院士工作站12个,其中,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创新平台占85%。
扶持腾讯、博思软件围绕数字乡村加大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联合中软国际,加快推进数字图谱、数字工厂、数字教育项目落地,围绕“大智移云”领域培养新一代数字工人和软件人才,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
2020年10月28日,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入驻企业博思软件与衡阳市人民政府、腾讯云计算(长沙)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数字乡村战略合作协议,为衡阳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目前,合作团队已基本完成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技术开发,并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专题项目立项支持,正在着力推进应用试点。
▲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 李西 摄
2021年6月19日,中软国际与衡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发展衡阳“全域数字经济”,推动中软国际数字图谱、数字工厂、数字教育三大版块落地衡阳。目前,数字教育版块已率先签约落地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为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开展了首期专业技能实训,未来将为衡阳培育10000名软件数字人才。数字图谱版块,将依托中软国际“解放号”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联企业衡阳中软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筹)入选首批衡阳市“领头雁”计划企业。数字工厂项目重点发展数据标注、内容审核等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产业,将带动1500人就业,打造辐射华南、中南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产业基地。
紧盯“三类500强”、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等,力争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5个。大力培育引进企业总部和第二总部。
衡阳国家高新区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产业引导、场景应用等基金,主攻总部经济、“云端”经济、互联网经济,引进培育5G、区块链、人工智能、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通过招引一批代表性企业入驻,逐渐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一批创新大平台凝聚起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 李西 摄
近年来,衡阳国家高新区紧盯三类“500强”项目,综合运用市场化招商、精细化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紧盯三类“500强”项目,汇集了华为、腾讯、中电集团、中集集团、上海医药、博思软件、超威、杉杉集团等一大批“三类500强”企业,集中了全市12家银行总部、11家保险公司总部、100多家金融网点。
在陆家新区打造总部经济区,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正在建设的总部基地,将落户华胜天成华南总部基地等一大批区域总部,不断壮大总部经济规模。
成立企业上市辅导中心,44家企业进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
2020年9月4日上午,衡阳企业上市辅导中心正式揭牌,由衡阳国家高新区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
辅导中心成立以来,联合券商、律所、会所等专业机构,对我市45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初步尽职调查、分类排序、资料建档和“ABC三类问题清单”梳理,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联合衡阳高新南粤基金和竞合私募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了部分上市后备企业和培育企业、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总计3.4亿元的股权投资;举办了领头雁衡阳上市培育企业高级实务研修班、“上市直通车”专题系列培训、12期企业路演沙龙活动和3期企业私董会,帮助企业加深对资本市场的认识。
2021年11月23日,最新的湖南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公布,44家衡阳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
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深化与长沙银行科技金融合作,建设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两个科技支行。
科技银行是指专门为高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也是一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融资服务的金融机制。经过前期的洽谈,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将在衡阳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1家科技支行,助力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
衡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将配套出台《科技支行管理办法》,重点服务以下几类目标客户:已认定为国家 、省、市工业和信息化类小巨人的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省、市立项的科技计划的企业,区内新兴及优势产业链重点培育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具备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企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创新企业,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支持的中小微企业。
在业务产品运用方面,科技支行将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不断探索扩大抵质押物的范围,创新运用“弱担保+政府风险补偿”信贷产品。
陆家新区、来雁新城等产城融合片区初具规模。
衡阳国家高新区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总目标,学习借鉴上海陆家嘴、广州珠江新城、深圳前海的理念和思路,高水平规划和高标准建设陆家新区,将其打造为衡阳的“陆家嘴”。
▲各大双创平台已经入驻了1500余家创新型企业
这里创新动力澎湃、发展活力强劲。创新中心、创业中心、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双创平台、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吸引了捷高数字、科大讯飞、码尚定制等数字经济引领型企业进驻。总部基地正在冲刺扫尾,云创产业园、数字生活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湘南湘西数字城市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园区提前完成了入驻签约。
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建设了高新成章实验学校、中心公园、雁鸣溪风光带、杉杉奥特莱斯等,产城融合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推行片区开发“三三制”工作模式,苏州湾、虎形山、酃湖、丰家洲、长湖等片区开发稳步推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丰家洲文创园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产业园。
《报告》两次提到丰家洲。依托这座原生态的美丽河洲,衡阳国家高新区重磅打造省重点文创文旅项目——丰家洲文化科技产业园,定位为中国情侣爱情见证网红“打卡地”,以爱情为主题,以绿色、共享、生态为景观特色。
未来,丰家洲将作为衡阳市的专属“文化新名片”,成为文化创意的聚集与发生之地,扮靓衡阳市的西大门。目前,产业园正在有序建设,力争2022年部分文创街区开园。
韶能纸业抄纸项目、领湃新能源150亿瓦时高能比电芯项目、创业中心、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一期标准厂房等如期投产。
2021年10月9日上午,位于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最西端的创业中心开园。该项目由深圳天集产城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总建筑面积14.58万平方米,是衡阳产业转型升级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已有大批企业入驻。重点围绕5G物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教育、文创产业、动漫电竞、投融平台、企业服务八大产业,汇聚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打造综合性产业生态圈,年创利税可达2亿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网、纺织服装、视觉等产业链整链入驻、初步成型。
衡阳国家高新区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承载主体,全力当好“联络员”“协调员”“战斗员”。
2021年10月9日上午,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开园,预计三年内年产值突破20亿元,致力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产业转移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此外,衡阳国家高新区近年还新建了区块链产业园、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电商产业园等移动互联网产业承载平台,聚集了华为联合创新研究院、中兴网信、博思软件、镭目科技等一批行业巨头企业、龙头企业和本土小巨人企业,成为湘南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和创新高地。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衡阳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
2019年3月21日,衡阳跨境电商产业园监管中心通过长沙海关验收。衡阳跨境电商产业园系全市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规划用地近200亩,总投资10亿元。一期用地30亩,总投资3亿元,包括衡阳华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综保购)。衡阳国家高新区实行“一企一策”,在场地租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建成衡阳工业博物馆、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衡阳党史教育基地、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湘南学联文化园、廉政文化雕塑园、归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年3月1日,位于衡阳国家高新区蒸水东岸风光带的国内首座廉政文化雕塑园——衡阳廉政文化雕塑园正式开园。廉政文化是贯穿整个园区的灵魂和主线,借传统四合院之形,化湘南民居之风,以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景墙、景石,诠释“廉以养德,文以化人”的主题,是一座集教育、休闲、游乐、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公园。
区域消费中心加快形成,步步高、万达、杉杉奥莱等商业综合体日益繁荣,解放大道城市商业中心、江东片区、高新片区商业副中心等城市商圈日趋成熟。
2013年1月25日,步步高衡阳广场店开业。这是衡阳第一家集百货、超市、影城、餐饮、家居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进驻衡阳国家高新区9年来,一直保持着超高人气。
2020年9月19日,位于陆家新区的杉杉奥特莱斯广场盛大开业,开业两天时间,客流达42万人次、车流量11万辆次、销售额超5572万元,刷新了地级市商业综合体开业业绩的新纪录。
衡阳国家高新区现代宜居、人气旺盛,已然成为全市商贸最活跃的区域。
区域应急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区域应急救援衡阳中心启动建设,携手华胜天成共建智慧应急平台,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2021年12月13日,华胜天成集团与衡阳高新投、市发展投在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华胜天成集团拟与衡阳市携手打造高水平的区域应急中心、救援基地,助力衡阳城市安全,共建韧性城市。该项目就落户陆家新区内的总部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