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将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现代畜牧水产产业和现代蔬菜生产,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得到有效供给。
在粮食生产方面,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310万吨以上。将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进一步推广优质稻,实施衡阳好米工程,提高水稻“一村一品”订单生产覆盖面,严格遏制耕地抛荒,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省下达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高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将以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生产着力破解无人种地问题,推广水稻代育秧、代翻耕、代插秧、代管理、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存储、代加工、代销售等“十代”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广农业机械化,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在现代畜牧水产产业方面,我市将进一步稳定生猪产能,积极推进生猪“饲料、养殖、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市政府签约的8家龙头企业项目加快投产,力争2022年生猪年出栏680万头以上,生猪存栏、出栏量位居全省前列;将大力发展衡阳湘黄鸡“繁育、养殖、屠宰、冷链、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寺门前猪”“玫瑰香猪”等湘猪品牌;将发展新型养殖模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工厂化循环流水养殖和装配式陆基生态循环养殖,发展休闲渔业。
在现代蔬菜生产方面,我市将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推动蔬菜基地向县市拓展,力争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突破100万亩,蔬菜总产保持在220万吨左右。同时,我市将以打造“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蔬菜,打造衡阳蔬菜品牌,发展黄花菜、萝卜、辣椒、食用菌等蔬菜精深加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